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瘤

脑梗死的28个经典答疑【2022年更新】

发布时间:2022-09-24 10:20:35 | 关键词:脑梗死

  1. 脑梗死是什么?

  答: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血流供应障碍,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卒中较常见类型,约70%-80%。

  2. 脑梗死病因

  答:依照局部脑缺血坏死的机制,可将脑梗死分为3种主要病理生理学类型:(1)脑血栓形成:局部血管本身存在病变(较常见是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导致血管硬化或粥样斑块形成),脑供血动脉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而继发血栓形成;(2)脑栓塞:脑动脉本身没有明显病变,由于外源性栓子(房颤、风湿心、颈动脉斑块脱落)阻塞动脉所致;(3)血流动力学:供血动脉没有发生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是 由近端大血管严重狭窄加上血压下降,导致局部脑组织低灌注,从而出现脑缺血坏死。

脑梗死的28个经典答疑

  3. 脑梗会导致迅速死亡吗

  答:会。“时间就是大脑”。脑是机体代谢较旺盛的器官。成人脑重占全省2%-3%,但在安静状态下,脑组织氧消耗量占全身氧耗量20%-30%。如果全脑血供完全中断6秒,患者即出现意识丧失,5分钟出现不可逆脑损伤。

  4. 脑梗塞和脑中风的区别

  答:中风又称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缺血性。脑梗塞就是常说的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严重吗?

  5. 脑梗死严重吗

  答:脑卒中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疾病。2008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三次全国死因调查,卒中已经成为中国一致死的病因。脑卒中也是成人首要的致残疾病,约2/3幸存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全国际每6个人在一生中就有1个人患有脑卒中,每6秒就有1个人死于脑卒中,每6分钟就有1个人因脑卒中而长期残疾。

  根据2017年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300/10万人/年,死亡率为16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600/10万人/年。每年新发病例约240万,每年死亡病例约110万,存活者约1100万。

  6. 脑梗死是绝症吗

  答:脑梗死不是绝症。脑梗死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脑血供障碍,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但严重的脑梗死后遗症,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在生理、心理、经济、精力等多方面会构成严重的影响。需要患者、家属及相关社会团体有充分的“持久战”准备。

  7. 脑梗死的5种类型

  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脑梗死的TOAST分型。TOAST分型按病因分为5种类型:(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心源性梗塞型;(3)小动脉闭塞型;(4)其他病因型:血管炎、血管畸形、夹层动脉瘤,等;(5)不明原因型,经全身检查未发现病因,不能确诊者,约30%。

  8. 脑梗死有什么症状

  答:以下症状突然出现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1)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构音不清(4)双眼凝视、视物不清;(5)眩晕、呕吐 (6)意识障碍、抽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中风120”是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1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两个胳膊,平行举起出现单侧无力;0(聆)听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快打120。

  9. 脑梗死引起瘫痪

  答:以下症状突然出现时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1)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构音不清(4)双眼凝视、视物不清;(5)眩晕、呕吐 (6)意识障碍、抽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中风120”是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1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两个胳膊,平行举起出现单侧无力;0(聆)听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快打120。

  10. 脑梗死会引发肺部炎症吗

  答:肺部感染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原因是长期卧床、反流、误吸、神经源性肺水肿。

  11. 脑梗死手麻还能恢复吗

  答:脑梗死的后遗症状主要根据梗死部位、面积、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态决定。应制定短期和长期康复治疗计划。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针灸,肢体活动训练,尽量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功能训练时,我们常常鼓励病人及家属,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帮忙,要主动自己练习,“多练好过少练,少练好过不练”。

  12. 脑梗病人能坐飞机吗

  脑梗早期不建议坐飞机,飞机上由于气压原因,影响血压和脑血流动力学,可能加重病情。脑梗死3周后,病情稳定,血压正常,可以坐飞机。

脑梗死检查

  13. 脑梗死抽血检查哪些

  脑梗死常规抽血检查,目的是评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抽血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功能(PT、APTT、INR)、生化全套(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缺血标志物(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

  14. 脑梗死多发部位有哪些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占80%,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占20%。闭塞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

  15. 脑梗死的并发症

  脑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司令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会导致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应激反应,表现为多种急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急性心肌损伤、水电解质及代谢紊乱(血糖、钠、钾)、营养不良,等。

  16. 脑梗死能恢复生活自理吗

  答:脑梗死的后遗症状主要根据梗死部位、面积、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态决定。应制定短期和长期康复治疗计划。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针灸,肢体活动训练,尽量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功能训练时,我们常常鼓励病人及家属,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帮忙,要主动自己练习,“多练好过少练,少练好过不练”。

  17. 脑梗死能治好吗

  答:脑梗死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目前被证明较合适的脑梗死治疗方法是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介入机械取栓。静脉溶栓的时间不能超过4.5小时,动脉再通手术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才能降低脑损伤,降低致残程度 。但目前我国接受合适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只有2%,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其原因有几个方面:1.人民群众对脑卒中防治知识和意识不高。2.各级医疗机构缺乏运转顺畅的急救绿色通道何管理机制。

  18. 脑梗死要长期吃阿司匹林吗

  答:阿司匹林是抗血小聚集的药物。血小板聚集功能过度增强会促进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在卒中风险足够高的个体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50-150mg)进行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不阿司匹林用于低危人群的卒中一级预防,不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卒中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倾向。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定期检查大便常规和凝血功能。

脑梗死

  19. 脑梗死溶栓的适应症

  答:溶栓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溶栓(动脉溶栓)。(1)静脉溶栓是目前较主要的恢复血流措施。rtPA和尿激酶是目前主要溶栓药。rtPA静脉溶栓适应症:急性脑梗死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发病3-4.5小时内。尿激酶溶栓:如没条件使用rtPA,且发病在6小时内。禁忌症:既往有颅内出血史,近3个月内有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活动性内出血或出血性倾向。(2)动脉溶栓:发病4.5-6小时内,动脉内应用尿激酶治疗,但需要在某些中心及超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条件下进行。

  20. 腔隙性脑梗死要住院吗

  答:腔隙性脑梗死又称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累及部位包括脑深部白质、基底节、放射冠、脑干,等。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一般无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表现。有上述症状者建议住院咨询。

  门诊、急诊患者常在CT检查发现脑内无症状性小腔隙灶,发病率是有症状者的5-6倍,不属于急性脑卒中范畴,可门诊随访。

  21. 脑梗死治疗方法

  答:脑梗死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目前被证明较合适的脑梗死治疗方法是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介入机械取栓。“时间就是大脑”,应力争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的时间不能超过4.5小时,动脉再通手术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才能降低脑损伤,降低致残程度 。但目前我国接受合适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只有2%,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其原因有几个方面:1.人民群众对脑卒中防治知识和意识不高。2.各级医疗机构缺乏运转顺畅的急救绿色通道和管理机制。

  挽救缺血半暗带,避免或减轻原发性脑损伤,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根本目标。脑梗死特异性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rtPA和尿激酶)、血管内治疗(动脉溶栓、机械取栓、血管成形和支架术)、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

  《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专家共识》提到,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发病6小时内行支架-取栓治疗。

  22. 脑梗死脑萎缩如何治疗

  答:脑梗死所致脑萎缩,目前无合适治疗。

  23. 脑梗死术后后遗症

  答:脑梗死术后的后遗症状主要根据梗死部位、面积、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态决定。应制定短期和长期康复治疗计划。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针灸,肢体活动训练,尽量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功能训练时,我们常常鼓励病人及家属,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帮忙,要主动自己练习,“多练好过少练,少练好过不练”。

脑梗死

  24. 脑梗死的家庭护理

  答:1.心理护理,耐心、信心,放松思想包袱。2.营养支持。吞咽障碍病人停留胃管、胃造瘘。3.预防褥疮。4.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

  25. 脑梗死怎么预防

  答:脑梗死预防可以分为两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未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人群而言。首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还有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嗜烟酗酒、缺少规律的有氧活动。“管住嘴,迈开腿“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有脑卒中症状或已经发生卒中后的患者而言,这些人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此时除了继续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不同原因预防再发。

  26.脑梗恢复期治疗,重在康复和预防复发

  在脑梗恢复期,需要继续控制三高、抗血小板或抗凝、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按医生指导的康复方法逐渐锻炼恢复肢体等功能,同时要注意好转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戒烟戒酒、低盐低脂及富含水果蔬菜的饮食、适当进行)锻炼。只有综合进行防治,脑梗的治疗才能达到较佳效果。

  27.大面积脑梗死术后并发症管理

  (一)颅内出血

  约20.7%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出血性并发症,包括新发的同侧和对侧血肿、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其中,出血转化是较主要的术后出血性并发症。如果患者因术后出血引起明显的神经功能恶化,影像学提示颅内高压,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可考虑行手术清除血肿。

  (二)感染

  缺血性脑卒中去骨瓣减压术后约10%的患者可能出现手术相关感染并发症,包括手术切口感染、积脓、脑脓肿等。为降低患者手术相关感染风险,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监测患者手术切口,及时无菌换药。脑室外引流管要注意可能的医源性污染,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拔除,如果病情需要长时间放置,需及时更换新管。

  (三)脑积水

  30%~40%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交通性脑积水,GCS评分低、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骨瓣上缘距中线<25 mm的患者发生脑积水的风险增加。约1/3患者可自行或在颅骨成形术后缓解,其他患者可能需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以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

  (四)凹陷皮瓣综合征

  凹陷皮瓣综合征常发生于去骨瓣减压术后数周至数月,以患者神经功能好转后再次出现恶化并与原有病损无关,以颅骨缺损区域严重凹陷的皮瓣为特征。约24%的患者在接受去骨瓣减压术后会出现凹陷皮瓣综合征,可能与大气压和颅内压之间不平衡相关。去骨瓣减压术后行腰椎穿刺持续引流可导致凹陷皮瓣综合征。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CT灌注扫描、位相磁共振或脑电图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这些患者往往在颅骨成形术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

  28.脑梗死治疗建议

  1.对于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恶性脑水肿患者,单侧额颞顶部去骨瓣减压、硬膜扩大成型术。骨瓣前后径至少≥12 cm,并暴露颅中窝底部,严格保护颞浅动脉(Ⅰ级,C级证据)。

  2.对于单纯去骨瓣减压后仍无法合适缓解颅内高压,脑组织高于骨窗1~2 cm,脑组织搏动差者,行内减压术可能是一种合适降低病死率的方法(Ⅱ级,C级证据)。

  3.对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出现严重颅内高压,仅行去骨瓣减压无法缓解者,同时行血肿清除术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Ⅱ级,C级证据)。

  4.不以监测颅内压为目的直接对未去骨瓣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有创颅内压监测,但有条件的中心应提倡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术后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术后颅内压管理(Ⅲ级,C级证据)。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出国治疗案例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