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授來華手術示範全過程紀實,INC巴教授再次成功手術挽救12歲腦幹海綿狀血管瘤男孩

  2022年11月20日,中德專家合作診療、密切配合之下,一例高難度腦幹海綿狀血管瘤手術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順利完成,這是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旗下神經外科顧問團成員、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教育與技術委員會前主席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此次來華主刀的多臺疑難病例示範手術之一。
 
  “感謝巴教授,手術水准太了,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我也是從事醫療服務行業30多年的,通過這次手術讓我有很深的觸動,覺得INC是在為中國的患者做好事,這幾天我看到了巴教授一個個成功的手術案例,巴教授拯救了我們,給我們帶來了生活的希望,所以我以後要把巴教授的手術推廣給更多的患者,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再一次感謝巴數授和INC!”術後小宇母親對巴教授和INC萬分感謝。
 
  不手術有生命危險,手術則可能造成偏癱
 
  “手術治療,但是會加重偏癱症狀,所以我想讓巴教授看一下是否需要手術,如果手術會不會造成偏癱等後遺症!”
 
  12歲男孩小宇1年前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頭痛噁心,就診於當地醫院,磁共振檢查提示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後就診其他醫院,因無其他症狀,醫生建議保守觀察。今年6月小宇感到雙腿無力,醫院檢查提示血管瘤少量出血,經過保守治療後症狀消失。10月份,小宇又突然感到左手無力,行磁共振檢查,提示血管瘤再次出血。醫院建議手術治療,但是問及手術風險時,醫生遲疑了,表示腦幹手術風險極大,很有可能傷害到腦神經。腦橋是腦幹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腦下行神經纖維傳導的通路,也是軀體感覺上行的傳導通路。手術中一旦有失,極有可能傷及到神經功能。而腦幹腦橋出血是神經內外科的危重急症,腦橋出血量少時,表現為突然頭痛、嘔吐、眩暈、複視、四肢癱瘓;出血量大時,患者很快出現意識障礙、針尖樣瞳孔、四肢癱瘓、呼吸障礙、高熱,常可在48小時內死亡。
 
  小宇已經2次出血,再次發作性症狀性出血的風險很大,如果多次發作甚至會產生毀滅性的後果,對於患者的潜在威脅较大。很多時候往往只能保守姑息治療,如果能及時手術切除病變去除病因,那患者往往可以獲得治癒性效果。手術的主要目的是切除病灶去除出血病因,消除反復出血風險,此外,手術還旨在保護顱神經、錐體束功能,避免引起面癱、肢體癱瘓等,但手術風險卻是较大的!
 
  2022年10月,得知INC巴特朗菲教授將在中國進行疑難手術示範,小宇母親决定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尋求教授親自主刀手術。而INC巴特朗菲教授的回復更是讓一家人看到了孩子能够治癒的希望。巴教授遠程評估:“病人较好儘快做手術,現在就是他未來有健康的生活的较好機會。我可以在沒有任何併發症的情况下全切”。
 
  巴教授主刀,國內專家同台進行高難手術
 
  作為小宇的主刀醫師,術前,INC巴特朗菲教授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準備,與國內的專家共同製定了手術方案。術中,INC巴特朗菲教授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王杭州教授的密切配合下,憑藉豐富的手術經驗,避開顱內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清晰地暴露出腦幹部位的腫瘤病變,在保證顺利的情况下切除了腫瘤。
 
  手術順利結束,術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後二天,患者即出ICU,無新的神經功能損傷。困擾小宇的腦幹海綿狀血管瘤終於切除,他將恢復正常人的健康和生活,健康成長。
 
  INC巴特朗菲教授在華疑難手術示範紀實術前談話
 
  巴教授同蘇大附兒院神經外科王杭州教授為小宇進行術前談話。巴教授為小宇父母詳細介紹了手術過程、風險和預後。活潑樂觀、乖巧禮貌的小宇和這位美麗堅強的母親都給巴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回答他們關於手術風險的問題時,巴教授回復:“I hope everything will be like now……”對於手術教授信心滿滿,也希望手術後的小宇也可以回歸同齡孩子的正常生活,快樂成長。
 
  “把孩子就交給你了!”——小宇母親
 
  “您已經請了有名的教授了,作為當地醫生我們也希望給你們提供较好的治療……”——國內神經外科醫生團隊
 
  術中
 
  巴教授親自為小宇調整手術頭架、剃除少量頭髮並繪製手術切口
 
  巴教授手術前反復查看影像
 
  手術在神經電生理監測下順利進行
 
  巴教授為小宇取出的腫瘤
 
  術後4天,小宇可以在家長陪同下行走鍛煉
信息已经过INC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审核。
2024年07月29日
Contact: inc-office@inc-sg.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