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肿瘤病理诊断标准采用的是国际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分类。2021年6月29日,五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WHO CNS5) 较近发布,并刊发在欧洲神经肿瘤协会EANO旗下的神经肿瘤专刊 Neuro-Oncology。
至今,国际卫生组织 WHO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分类 (又称蓝皮书 )共有五版 ,前两版分类(1979、1993年)仅描述CNS肿瘤的组织学。三、四版(2003、2007年、2021版)不仅描述组织学,还附加肿瘤临床、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信息,并开始使用国际肿瘤性疾病编码和分级法标识肿瘤,文末见2021版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完整分类。
2021年此次更新WHO CNS5,是继四版(修订)一次推出整合了组织学表型和基因表型的CNS肿瘤分类的二次更新。WHO CNS5 的变化将肿瘤分为更多生物学和分子定义的病理类型,具有更好的疾病自然史特征,并引入了新的瘤种和亚型,是在儿童人群中。较重要的是,这些更新的分类将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特定 CNS 肿瘤患者的预后和较佳治疗,它还将有利于更多同质化的患者群体参与临床试验,促进对新疗法的评估。
近年来的研究,打破了既往完全基于显微镜下诊断的百年诊断原则,将分子学改变加入CNS肿瘤分类中,开启了形态学+分子病理诊断模式,以及整合诊断的新概念,即组织学分类、分级+分子遗传学改变的诊断模式。
此次除了更新了肿瘤相关总体原则包括:肿瘤分类、分级、肿瘤命名、基因和蛋白命名法、整合和分层诊断等,肿瘤诊断细则上新增了22种病理类型、修订了13种病理类型,对目前的临床咨询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版分类中,病理分级仍然使用1-4级分型,总结关键几点总如下:
3. WHO Grade 4四级包括如下分子基因突变特点:IDH野生型GBM,H3K27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H3 G34突变型半球胶质瘤DHG,IDH野生型、H3野生型儿童高级别胶质瘤。
2021版CNS肿瘤WHO分类新增的22种瘤种如下表:
对原来肿瘤病理类型的修订有13种类型如下:
新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肿瘤的分类。包括光学显微镜、组织化学染色、电子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分子遗传学,以及各种组学分析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相辅相成,完全改变了肿瘤分类的方式。基于核酸的方法(如DNA和RNA测序、DNA荧光原位杂交、RNA表达谱)已经展示出在肿瘤诊断和分类的重要作用。随着WHO 4版修订版分类的出现,此类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扩大。WHO CNS5加入了更多的分子方法对CNS肿瘤进行分类。
在过去的十年中,甲基化分析已经成为CNS肿瘤分类的有力方法,在过去几年的各种出版物中都有详细介绍。尽管甲基化分析的较佳方法和监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该技术目前也尚未广泛应用,但大多数CNS瘤种都可以通过甲基化分析可靠地诊断。拷贝数改变等信息也可以从甲基化数据中获得,例如染色体1p/19q共缺失、+7/?10特征谱,基因扩增、纯合缺失以及基因融合等事件。
随着分子生物标志物在脑和脊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如何进行瘤种的划分也面临着挑战。有些肿瘤可以通过分子特征来定义,有些肿瘤利用分子特征辅助诊断,而其他一些肿瘤则很少或从未应用分子方法诊断。正因如此,针对脑和脊髓肿瘤的病理类型的划分和归类是混杂的。对于肿瘤家族,WHO CNS5或根据其基因改变对肿瘤进行划分,如IDH和H3状态;或根据其松散的致癌关联进行划分,如MAPK信号通路的改变;或根据其组织学和组织遗传学的相似性进行划分(即使分子特征不同),如其他胶质瘤、胶质神经元肿瘤和神经元肿瘤;或根据分子特征来划分许多肿瘤新的类型和亚型,如髓母细胞瘤。这种混合分类法代表了该领域的现状,但可能只是未来更精确归类的过渡阶段。
较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部分类并不是的,它们反映的只是在目前知识背景下部分专家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解。因此,和之前的版本一样,WHO中枢神经系统五版指南应被视为一项仍在进行的工作,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一个阶段。WHO中枢神经系统五版指南试图以尽可能谨慎但渐进的方式在分类中引入新的知识,包括新确认的肿瘤实体、逐步淘汰表面上过时的瘤种以及调整肿瘤分类学结构。希望这些变化及其解释能为国际各地的病理学家和神经肿瘤学家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获益。
附:2021版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完整分类如下:
说明:感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及时翻译更新了2021年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
参考文献:The 202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summary. Neuro-oncolog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