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由Erlangen和Heidelberg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合作而开发研制成功了国际上一台低场强(0.2T)的iMRI(intraoperative MRI,简称iMRI)系统,自1996年哈佛大学Black PM等较早报道将iMRI系统引入神经外科实际手术过程中进行临床应用以来,基于其术中实时成像、及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引导手术及穿刺操作过程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切除、功能神经外科、脑内定向穿刺活检等领域。使得神经外科医生手术过程中可以获得实时准确的影像学指导,使整个手术更加地精确、准确。
在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过程中,神经影像学的进步一直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而CT和MRI的使用,更是现代神经外科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的术中影像学和影像导航神经外科是近2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的一大进步,借助于术中影像学手段,病灶的术中影像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并可以提供实时的导航指示,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早期的术中成像方法借助于术中血管造影、术中B超和术中CT等技术,但上述方法存在着组织分辨率低或是有放射性损害等缺点,从而限制了这些方法的临床使用。MRI具有组织解剖分辨率高、无放射性损害等特点,因此,利用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便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自然诉求。
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RI,iMRI)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按照需要对术区进行即时磁共振成像,能为手术操作者提供实时图像,使其对脑组织移位、变形有着实时、客观了解,为手术全程提供指导性信息
术中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切除、侵袭性垂体瘤切除、实时引导及精确定位穿刺活检等方面具有常规影像引导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但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肿瘤的残留;较大水平保护患者语言、运动等重要脑功能区;较小创伤切除垂体瘤、胶质瘤;而且可降低高级别胶质瘤的复发率;合适减少肿瘤毗邻的功能神经损伤,从而降低患者近期及远期致残率;并且使穿刺及手术操作靶点可视化进而提高操作的精确性。
术中磁共振成像以其实时、高效、动态成像,合适克服了常规MRI所无法解决的脑组织移位问题,并通过神经功能成像、功能像与结构像融合技术完善了神经功能导航,为神经外科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使神经外科手术病灶切除程度依赖人为经验的判断发展到对病灶残留的精确定位、实时显示,合适提高了病灶切除率;使功能区手术在病灶切除的同时能兼顾患者功能保护,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了神经导航外科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完善。
恶性胶质瘤浸润性生长,没有明显的边界,多数范围广而深,且低级别胶质瘤在显微镜下的形态与正常脑组织难以区别,故切除时常难以取舍。因此胶质瘤的手术切除是较适合使用术中核磁辅助的手术,其规模较大的优势在于:
(1)能够为神经导航提供实时影像,提高肿瘤切除率。我们在对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后、缝合关颅之前,可以再次利用术中核磁进行监测,如果发现肿瘤有残留,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再继续切除肿瘤,直到我们认为肿瘤全切或达到切除程度满意时,才结束手术。这样可以做到在顺利范围内较大水平切除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大大提高。肿瘤切除程度是胶质瘤较主要的预后相关因素之一。术中较大限度减少肿瘤负荷,不有利于后续规范化综合治疗,而且能延长肿瘤患者的无进展期与生存时间。对于脑胶质瘤患者来说,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技术可定量手术切除范围,其远期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
(2)纠正手术过程中脑移位造成的血管和功能区脑组织,如与运动、感觉、视放射等重要传导束的移位误差,保护正常的神经功能结构等正常组织,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帮助发现颅内任何部位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出血等异常情况,可以术中及时进行清除,降低手术风险;
(4) 可以为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和电较植入等手术提供了实时引导和精确定位。
术中磁共振+术中电生理监测+术中唤醒,在加上单独开发的多个界面的术中唤醒BRAIN MISS系统,这几把利器应该能够让脑胶质瘤手术如虎添翼,是在功能区胶质瘤切除上发挥更大的优势。
有些脑功能监测需在唤醒下才能完成,比如脑语言脑功能定位,另外唤醒状态同样有利于运动功能的保护,一边手术一边让患者做一些动作,运动障碍可以实时反馈给医生,甚至可以精确到一个指关节的运动障碍。甚至可以让病人在术中选择,继续切除肿瘤,还是完全保护功能。
术中甚至可以定位语言产生中枢。总之,借助唤醒状态下,可以进行各种模态下电生理监测,并糅合术中磁共振,功能磁共振提供一个三维的栩栩如生的影像,电生理提供一个时间上的脑功能反馈,这个有助于提供切除率,并保护功能。
认识这个技术合适,集成了影像技术、电生理监测和术中唤醒技术,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术中磁共振中,整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后,对病人能够合适提高肿瘤切除率,对于功能区胶质瘤来说,切除率提高,致残率不提高,病人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