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幹禁區”開顱手術後,大腦還能正常“開機”嗎?

  當腦腫瘤長到“手術禁區”腦幹,四處艱難求診後聽到的聲音都是手術後呼吸困難、昏迷風險大,有可能大腦就“死機”、再也無法“開機”了,這是多麼讓人絕望的無奈……
 
  “最終讓我下定决心的是,同樣都會開車(神經外科手術)的人,他專門開這種車,他必須要去熟悉,不會慌。大腦手術也是一樣,他‘開機'以後會應變,因為具備豐富的成功經驗。”
 
  ——腦幹延髓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父親
 
  在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的心思只有一個,就是把孩子治好。今天的故事,是一位腦幹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父親介紹孩子治療疾病的經歷。得知我們想要采訪他,一直表示如果可以幫上忙的話,他很願意盡一點綿薄之力。這位父親自信、樂觀,也很堅強,語言平實,但溫暖人心。在整個采訪中眼神中充滿了幸福與自豪,為了這份闔家團圓,這個家庭並肩走過艱難的治療之路,最終打贏了這場與腦幹海綿狀血管瘤的戰爭。
 
  19歲腦幹延髓海綿狀血管瘤阿朔病史摘要
 
  腦幹延髓是心跳、呼吸等關鍵生命中樞,神經核團高度密集,腦幹海綿狀血管瘤隨就如這樣“不定時炸彈”有反復出血造成肢體癱瘓、呼吸困難無力甚至昏迷等風險,手術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
 
  19歲的阿朔(患者化名)是一個非常樂觀、懂事的孩子。正在讀大學的他對於未來也做了非常多的規劃,本該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他——卻查出腦幹延髓海綿狀血管瘤……這個結果,讓阿朔全家人,都懵了。
 
  自打確診後的那一天起,阿朔爸爸帶著兒子四處尋醫,而正如他所說的,腦幹延髓位置的腫瘤,難度和風險太高,求醫之路並不順利。“他就說,做這個手術,你要冒著生命危險,有兩個危險:第一,你可能癱瘓;第二,你可能脖子以下半身不遂。”
 
  作為父母無論如何都願意為孩子爭取最好的,孩子才19歲,”他是很好强的一個人,什麼獎學金什麼的,什麼事情他都要做到最好!但那件事情完了以後,我兒子整個心態就崩了。“如果一直在煎熬和恐懼中度過,人生還有何意義?“你如果敢賭它一輩子不出血,那也有可能……但誰也不敢保證它不會發作!”如果一旦大量出血,孩子可能癱瘓,甚至可能再也見不到孩子的笑臉。
 
  然而,從諮詢完巴教授到最終決定手術,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同樣是出於對於阿朔的關愛,阿朔爸爸周圍充滿了反對意見……“他們說,你這個德國才多少人口,他肯定做的人沒有我們這邊多。”他們害怕,如此短的時間做出决定,是否會“害了孩子”。作為一家之主,阿朔爸爸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很多人可能很難感同身受。但是作為孩子父親,不僅有要有著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勇氣,還要面對的是一旦做出選擇,孩子萬一出現什麼情况之後又該如何應對。
 
  “我不看他是德國還是美國,最主要是他是專門做這個的!”阿朔爸爸深知:“唯有手術,才能真正改變現狀。”最終為了讓孩子徹底擺脫這個病魔,阿朔爸爸力排眾議,為兒子預約了手術名額。
 
  在2022中德學術交流-INC巴特朗菲教授示範世界疑難腦瘤手術直播,在蘇州獨墅湖醫院黃煜倫主任團隊配合支持下成功手術,挽救了這位19歲少年。

阿朔手術直播中,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下,巴教授順利全切取出腫瘤
 
  成功手術後,阿朔也非常自豪,對他來說也是闖過了這個難關,也是一個英雄。他一直安慰父親,“我一切都正常啊,什麼事都沒有。”在此時,阿朔爸爸很欣慰,這個男孩真的長大了。”
 
  術後第一天巴教授ICU查房,阿朔意識清楚、對答入流、四肢活動靈活
 
  術後第5天,巴教授病房查房,阿朔和教授交流中
 
  術後第8天教授查房,阿朔恢復得很好,得知教授要來查房看望,他特意穿上了帥氣的西裝,活動行走自如
 
  術後3個月,阿朔也主動接受了INC的采訪,INC的工作人員來到阿朔的校園,傾聽他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希望這位陽光男孩能够激勵那些身處逆境的病友們,勇敢面對困難,努力去克服它。阿朔開心的說起校園的生活:“手術之後到學校還挺順利,平常課業也跟得上。正常做作業,學習,敲電腦,學電腦,沒什麼影響,挺順利的。平常吃嘛嘛香,睡得也很舒服,跟舍友關係也特別好,回來之後他們也特別在乎我,挺好的。整體生活我覺得還挺不錯的。”
 
  回歸校園的阿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