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海綿狀血管瘤2次出血,INC巴教授成功手術擺脫癱瘓厄運

  “這次手術不一樣,手術把你的病灶都拿掉了”這是巴教授為田田成功摘除極度兇險的胸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的二周,這顆伴隨她兩年之久的胸髓髓內“不定時炸彈”,兩次出血無情奪走了田田的運動能力,雙下肢運動喪失,大小便失禁,迅速進展的病情也讓一家人原本幸福的生活陷入了黑暗,雖然康復後運動能力有所恢復,然而他們依然隨時都擔心三次出血可能把孩子永遠困在輪椅上。
 
  而此刻,看著成功手術的年輕女孩沒有像之前就醫詢問時擔心的那樣,術後癱瘓站不起來。巴教授和她的父母都知道,這一步來之不易,就像年幼的孩子人生學習站立的一步,是田田脫離胸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後的新生。就如巴教授鼓勵的那樣,她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能量,不斷鍛煉康復,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未來。“She should work hard,work hard doing exercise,then she will notice”。
 
  從一個健康人到长期半身癱瘓需要多久?也許只要五分鐘。一則真實的案例,年輕的女孩在一次連續加班多日後,“背部一陣撕裂的疼痛”,僅僅五分鐘內全身癱瘓……後續進行了手術,也只有雙上肢功能得到部分恢復,醫生遺憾告知哪怕進行了積極的康復訓練,胸部以下的癱瘓也無法恢復,往後只能在輪椅度過餘生……而導致這的罪魁禍首就是就是極度兇險的胸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相比於這個不幸的女孩,回顧田田的治療之路,她是幸運的。
 
  脊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有多兇險?
 
  2次出血年輕女孩輪椅為伴
 
  兩年前,剛上大學的田田在一次參加完常規體育運動後自感後背輕微疼痛,本來以為是運動後導致的肌肉疼痛,休息幾天便能够恢復。然而兩天后情况並沒有好轉,田田甚至出現了雙腿下肢無力,預感不對勁的田田趕緊就醫檢查,結果讓年輕的她難以接受,核磁檢查診斷為胸髓髓內出血性病變,懷疑海綿狀血管瘤。並且後續病情進展很快,田田還出現小便困難,雙下肢無力加重等症狀。再次檢查後確診胸髓髓內6段海綿狀血管瘤,醫生考慮血管瘤位置比較深,在腹側,手術風險大,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術後长期癱瘓,建議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後田田的雙腿無力症狀得到緩解,可以自行行走。
 
  而好轉並沒有維持多久,二次出血很快就再次來臨,去年田田再次出現右下肢麻木感,檢查考慮二次出血。兩天內症狀急劇加重,雙下肢運動功能喪失,大小便失禁。為了緩解田田的症狀,醫院隨即進行下胸後路椎管擴大減壓術,但是並未對血管瘤進行切除。看到女兒一次又一次病情加重而又無能為力,田田父母開始為女兒尋求更好的治療……
 
  脊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的臨床表現與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血管瘤累及部位、出血量、受累節段脊髓的損傷程度、出血的次數等多種因素,故症狀多種多樣,主要症狀包括局部神經壓迫引起的疼痛、感覺運動障礙以及括約肌功能障礙等。田田的海綿狀血管瘤出血已經造成了嚴重的下肢功能障礙和大小便失禁,如果再不手術,下一次出血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况,他們不敢想。
  而關於手術,自從女兒患病的兩年以來,他們也想盡了辦法,拜訪國內多家醫院收到的答案都是手術風險太大了,在脊髓內動刀,非尋常神外醫生所能為。脊髓作為連接大腦與周圍神經系統的主要通路,密佈31個脊髓神經節和來自腦幹的四條運動神經束,術中稍有不當牽拉或雙極電凝止血過度,就會引起脊髓梗塞。田田術前已經有了較嚴重的症狀,手術如果還做不好,女兒可能就一輩子再也站不起來了。
 
  不手術?等待的是無法預料的再次出血可能導致长期癱瘓。手術?做不好也可能會是一樣的結果,看著陽光愛笑的花樣年紀的女兒,他們不信只有這一個結果,四處苦苦尋求可以顺利手術的主刀醫生。
 
  国际神外教授來華
 
  終獲手術成功摘除胸髓“不定時炸彈”
 
  2022年国际神外大師、INC德國巴特朗朗菲教授來華的消息在疑難腦瘤病友圈中引發熱議,來華一個月期間,巴教授完成了近30臺高難度疑難神外手術,這其中就包括了4臺高難度脊髓髓內手術,其中更是有病灶累及腦幹-脊髓,範圍達14cm之大的腫瘤,如此国际難度的脊髓髓內手術,巴教授依然遊刃有餘完成,術後病人沒有癱瘓、恢復良好,經過康復以後已經可以正常行走、抓握。
 
  田田父母仿佛看到了拯救女兒的希望,於是在得知2023年巴教授將再次來華的消息後,他們趕緊一時間聯系了INC,希望遠程諮詢巴教授能否為田田手術?手術風險多大?術後恢復如何?
 
  當我對大腦或脊髓的海綿狀瘤進行手術時,我總是打算完全切除它。
 
  至於併發症,我的脊椎海綿狀瘤(手術中)的發生率很低
 
  經過INC工作人員的整理翻譯後,巴教授瞭解到田田的病例情况,對於田田現時的狀況,巴教授表示“上次的出血已經在脊髓內造成嚴重的損害,並像“管子”中的液體一樣,在脊髓內從出血的位置縱向的向上方和下方延伸”,教授可以為田田提供手術,手術雖然會在臨床上程度好转田田術前已有的症狀,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並非全部的症狀都會消失,病人應清楚地明白這點-手術的主要目標就是切除殘留的血管畸形,以免將來的再次出血!導致更加難以接受的症狀。而自己可以為田田提供顺利摘除胸髓髓內的海綿狀血管瘤手術。
 
  看完巴教授的回復後,田田父母格外激動,終於找到了可以顺利手術的醫生,而教授關於術後恢復的回復,他們也清楚,術前的症狀需要長時間的康復,而這一次手術,是為了摘除海綿狀血管瘤,避免下次出血。兇險的出血隨時可能會降臨,他們决定趕緊抓住機會,於是預約了2023年春季巴教授示範手術名額。
 
  2023INC春季巴教授中國行胸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示範手術紀實
 
  這次手術的目的是把現在存在的血管瘤拿掉,因為這個海綿狀血管瘤還會再次出血,造成症狀會更嚴重,整個肢體活動可能完全就沒有了。我們現在是把這個血管瘤拿掉了之後,通過康復運動,使肌力再次新增,緩解現在的症狀。主要目的還是把血管瘤拿掉,防止再出血造成更大的破壞。而且從影像上看,脊髓損傷的還不是很嚴重,孩子還年輕,症狀能够減輕機會還是大的。手術之後就可以開始輕緩的康復練習,兩三周之後就可以開始康復運動……
 
  已經遠程諮詢過巴教授的田田一家,對於這次手術獲益的情况已經瞭解了。但是當親眼見到巴教授自信堅定的神情,親耳聽到巴教授手術的相關評估,田田一家更有信心了,仿佛吃下了定心丸。田田深信自己能跟這位科技高超,和藹可親的教授一起努力,戰勝疾病,重新站起來。“謝謝教授!謝謝!明天見!”……
 
  手術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下顺利進行,巴教授在國內醫生的配合以及相關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等高科技設備的輔助下,於狹窄的胸髓髓內方寸之內一層層剝離腫瘤,手法細緻溫柔。
 
  手術较主要的目的是保護脊髓功能的前提下,顺利分離腫瘤-脊髓介面儘量全切田田髓內的海綿狀血管瘤。術中操作輕柔,力求较小程度牽拉脊髓,始終注意保護正常的脊髓。嚴格沿後正中溝切開脊髓,避免損傷脊髓。結合術中電生理監測,避免損傷重要神經;手術順利顺利切除田田脊髓內的海綿狀血管瘤。
 
  手術順利結束後,緊張等待在手術室外的田田父母看到從手術室出來的巴教授,急忙上前詢問手術情况如何。巴教授拿出術中拍攝的手術情况,向田田父母展示田田的脊髓髓內海綿狀血管瘤已經被顺利移除,“切得很乾淨啊!”,田田父母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地。
 
  術後一天ICU查房:“我見到巴教授的時候我就感到很幸運!”術後一天ICU查房,這位20歲的可愛靚女已經可以正常交流。對於此次手術,她感到萬分幸運。關於田田對於現時症狀的恢復,巴教授表示:康復後面很重要!慢慢加强康復,這些症狀慢慢都會好的!
 
  術後五天普通病房查房:田田感覺良好,下肢肌力較前好轉,田田自己也跟教授反應,覺得雙腿的力量比之前大了。
 
  術後情况:田田已經可以下床行走活動,術前的症狀有所緩解,現時已經順利出院一周多,田田後面將會進行專業系統的康復訓練。
 
  就如巴教授较後一次術後查房所交代的一樣,年輕的她需要更大的勇氣,更大的能量來面對往後的人生,而後續我們也會繼續關注田田的恢復情况,希望這位年輕的女孩往後的歲月能够越走越好。
信息已经过INC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审核。
2023年05月22日
Contact: inc-office@inc-sg.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