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叶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率居幕上各部位肿瘤的首位,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1/5。中额回肿瘤作为额叶肿瘤的一种,其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
中额回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和病理类型。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以及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等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甚至表现为局限性癫痫。
01 中额回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中额回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大量研究表明,细胞染色体上存在着癌基因加上各种后天诱因可使其发生。
遗传因素在某些脑肿瘤中起重要作用,如神经纤维瘤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患脑肿瘤的风险较高。物理和化学因素包括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并芘、亚硝胺类化合物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感染也被认为可能与脑肿瘤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与其他部位的肿瘤一样,中额回肿瘤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2 中额回肿瘤临床表现与症状
中额回肿瘤的症状复杂多样,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
颅内压增高症状
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头痛多在早晨起床或者咳嗽以及大便时加重,呕吐后头痛可得到暂时缓解。
儿童患者多伴有呕吐症状,常在早晨时间发生,呈喷射状;患者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严重者甚至失明。
精神症状改变
中额回肿瘤患者早期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尤其是近记忆力的减退明显,而远记忆力保存。
随着病情发展,思维和综合能力明显丧失,远近记忆力均渐消失,丧失自知力和判断力,出现对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障碍,患者逐渐变为痴呆。
人格改变也较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不知整洁,生活懒散。有些患者表现抑制能力的丧失,易激动,脾气暴躁。
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常是中额回肿瘤的首发症状,发生率约为33.3%,其中4/5属于无先兆的癫痫大发作,1/5为局限性癫痫。
肿瘤侵及额叶前部大脑皮质6区和8区时,癫痫发作多有意识丧失,头与眼转向病灶的对侧,病灶对侧上下肢抽动,上肢明显,少数患者的发作仅至此为止,但多数继之发展为全身性大发作。
运动与语言障碍
中额回肿瘤可能导致运动性失语,特别是当肿瘤位于优势半球(多数人为左半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时。
患者的唇和舌能自由运动,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不能用言语与人对话,构音器官的活动并无障碍,有的虽能发音但不能构成语言。
损害较轻的患者常为不完全性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尚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从语音构成词名,也不能把它们排成必要的次序,说话缓慢,常说错字或出现语言停顿、口吃现象。
03 中额回肿瘤诊断与鉴别
中额回肿瘤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颅骨平片检查对某些额叶肿瘤可以作定位或定性诊断。如少突胶质细胞瘤有时可出现钙化斑,其特点多呈索带状,斑点状或团状,相互交错的钙斑。
头颅CT检查方便快捷,对于疾病初筛、观察钙化、随访脑水肿等相关症状具有优势。CT主要通过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和正常结构(如脑室)的移位和变形诊断颅内肿瘤。
头颅MRI是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通过平扫和增强影像,并结合特殊的扫描序列,有助于发现病变,并初步判定病变的性质。与CT联合使用,可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并对肿瘤定性有帮助。
其他辅助检查
颈内动脉造影可显示额叶肿瘤时主要导致颈内动脉突上段、大脑前动脉前2/3及中动脉起始段,与额顶升动脉发生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移位和变形。
脑电图检查对于额叶肿瘤也有一定诊断价值,表现为局限性δ波的出现率较高(约83%),或者呈现一侧性或双侧性阵发性单一节律性δ波。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中额回肿瘤的“金标准”。同时还可以对肿瘤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为下一步治疗以及估计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额叶肿瘤的定型比较困难,可以采用定向神经导航技术采取活检标本,再送去做病理组织检查,一般可以分辨良恶性。
04 中额回肿瘤治疗方案选择
中额回肿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患者的一般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中额回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肿瘤切除术、内减压手术、外减压手术和脑脊液分流术等。
对于位置深在或涉及重要功能区的肿瘤,可采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神经内镜因其抵近观察、角度灵活多变的优势,能够清晰地暴露术野,使肿瘤全切成为可能,同时减少正常脑组织损伤。
放射治疗
对于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手术切除及对放射治疗较敏感的颅内肿瘤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以推迟肿瘤复发或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
放射治疗通常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用于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也可能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与综合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是脑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等。
此外,还有基因药物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分子特征来制定,以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降低颅内压处理
中额回肿瘤常伴有颅内压增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颅内压,包括脱水治疗、脑脊液体外引流和综合预防措施等。
对于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可能需要进行紧急脑室穿刺引流,以缓解颅内高压,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05 中额回肿瘤预后与生存期
中额回肿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和一般状况等。
低级别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Ⅰ-Ⅱ级)预后相对较好,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获得长期生存。而高级别胶质瘤(如胶质母细胞瘤)预后较差,即使采用综合治疗,也容易复发。
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全切或近全切肿瘤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部分切除或仅行活检者。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的应用,脑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和安全性有了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也相应改善。
06 中额回肿瘤术后康复训练
中额回肿瘤术后的管理和康复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
术后并发症防治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感染、癫痫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额叶肿瘤患者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但该病患常因最后合并肺部感染、褥疮等死亡。因此,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功能障碍,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等。
康复训练应该尽早开始,并坚持长期进行。对于有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转入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系统康复治疗。
家庭支持和社会回归也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中额回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类型、发现早晚和治疗方式。低级别胶质瘤经规范治疗可能获得长期生存,而高级别胶质瘤即使采用综合治疗,预后仍相对较差。定期随访对早期发现复发至关重要。
中额回肿瘤常见问题答疑
中额回肿瘤是良性肿瘤吗?
中额回肿瘤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常见良性肿瘤包括脑膜瘤,恶性则为各类胶质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最终确定。
中额回是指头部哪个部位?
中额回位于大脑额叶中间部分,大致在额头后方。额叶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决策、个性表达和运动协调,中额回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中额回肿瘤会有什么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头痛、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癫痫发作等。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或运动不协调。
中额回肿瘤可能是什么脑瘤?
常见的有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等。具体类型需病理检查确认。
中额回肿瘤必须动手术吗?
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特别是产生压迫症状或恶性可能大的肿瘤。但具体方案需综合考虑肿瘤类型、大小、位置和患者状况。
中额回肿瘤手术风险大吗?
任何脑手术都有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但现代神经导航、术中监测技术已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