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常出现这样的报道:挖鼻孔可能暗藏危险!
但如果告诉你,医生能从一个小小的鼻孔进入,取出巨大脑瘤,是否更令人难以置信?
当脑部核磁结果出炉时,连医生都为之一惊 ——
一颗巨大的肿瘤已严重压迫生命中枢 —— 脑干。原本饱满的脑干结构被挤压成薄薄一层,肿瘤还紧紧黏附多处大血管。
主刀医生将如何从一个鼻孔里完成肿瘤切除?
……
我们先对比正常脑干与被压扁的脑干 ——
▼脑干位置示意图:正常形态下,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延髓。
▼被肿瘤挤扁的脑干(术前影像)
脑干深藏于大脑深处,体积仅比拇指稍大,却至关重要!它是人体的生命中枢,直接控制呼吸、心跳、意识等核心功能。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面瘫、复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用医生的话来说,若大脑是全身的司令部,脑干则是司令部的 “总司令部”。
过去,脑干一直被外科医生视为 “生命禁区”。即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脑干手术对医生而言仍充满挑战。
更何况,本例中的肿瘤已大到惊人 —— 一名 57 岁患者的核磁共振显示,肿瘤由斜坡向后生长,突破颅底硬膜至硬膜下,直接压迫脑干腹侧,最严重处脑干被压扁至正常厚度的三分之一。受肿瘤压迫影响,患者出现头痛、吞咽困难、右侧舌头萎缩等症状。最终,福教授通过神经内镜经单鼻孔手术,成功全切严重压迫脑干腹侧的斜坡巨大脊索瘤。
▼术后与术前影像对比
▼经鼻内镜手术示意图
INC 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 (WFNS) 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 Sebastien Froelich 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以下简称福教授)在华学术交流期间分享了这一经典斜坡脊索瘤手术案例。
斜坡区脊索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特点,可向前侵犯蝶窦、鞍区,少数累及后组筛窦;向下可突入鼻咽腔及周围间隙;向后则压迫脑干,累及颈静脉窝和枕骨大孔。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由于肿瘤的浸润性,实现完全切除仍具挑战性。此外,大面积硬膜内切除可能引发脑干损伤、基底动脉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手术难度。
单鼻孔如何完成危险脊索瘤切除?
▼单鼻孔经鼻内镜手术操作示意图
▼INC 福教授术中操作步骤图解
步骤 1:单鼻孔进入,切开粘膜
步骤 2:取出部分肿瘤,进行瘤内减压
步骤 3:分离肿瘤(Basilar Artery - 基底动脉;Left VA - 左侧椎动脉;Right VA - 右侧椎动脉)
步骤 4:肿瘤取出后,清晰显露周围血管神经(R VI - 右侧展神经;L VI - 左侧展神经;R AICA - 右侧小脑下前动脉;L AICA - 左小脑下前动脉;R VA - 右侧椎动脉;L VA - 左侧椎动脉;Basilar - 基底动脉)
步骤 5:内镜探查瘤腔,确认镜下全切
步骤 6:可见周围神经完好(VII - 面神经;VIII - 前庭蜗神经;L VA - 左侧椎动脉;IX - 舌咽神经;X - 迷走神经;XII - 舌下神经)
步骤 7:自体脂肪填充瘤腔
步骤 8:鼻腔内粘膜缝合
步骤 9:完成缝合,手术结束
术后 MRI:显示肿瘤镜下全切
经鼻内镜手术的挑战与创新:经鼻内镜切脑瘤的风险更不容忽视!
传统经鼻内镜手术虽体表无切口,但术后常面临鼻窦损伤、脑脊液漏等长期并发症。其根源在于:传统手术需两名医生配合 —— 一人持镜,一人操作器械,狭窄空间内易出现 “器械打架”,不得不扩大切口、损伤正常组织,导致脑脊液漏、鼻出血、鼻窦感染甚至失明等风险。
福教授指出:“经鼻内镜手术应充分利用鼻腔天然通道,而非像开颅手术般破坏结构。最终目标是通过导航精准抵达病变,保持鼻腔解剖结构原貌。”
“筷子技术” 革新
为解决器械冲突与结构损伤问题,福教授团队创新研发 “筷子技术”(Chopsticks Technique):
单鼻孔入路:仅通过一个鼻孔操作,避免双侧鼻腔损伤;
双手双器械:主刀医生单手同时持内镜与操作器械,无需助手持镜,减少器械干涉;
零支架设计:不依赖固定支架,动态调整视角与操作角度,最大程度保留鼻内解剖结构。
该技术通过最小化对鼻腔的侵入性,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肿瘤切除精度。相关研究发表于《World Neurosurgery》。
神经内镜手术适应症
哪些疾病适合采用神经内镜手术?
垂体腺瘤:以鞍内为主体,部分向鞍上和 / 或蝶窦生长的肿瘤,质地较软的侵袭性垂体腺瘤可分阶段切除。
脊索瘤:经鼻腔入路适用于硬腭水平以上肿瘤;经口咽入路适用于下斜坡、枕骨大孔及上位颈椎前方肿瘤;复杂肿瘤可联合显微镜切除。
颅咽管瘤:随内镜技术与颅底重建技术进步,部分病例可经鼻切除。
颅底脑膜瘤:包括嗅沟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岩斜脑膜瘤、枕骨大孔脑膜瘤等。
囊肿:如拉克氏囊肿、透明隔囊肿、松果体区囊肿等。
技术开创者:INC福教授
福教授深耕颅底手术领域,首创神经内镜 “筷子技术”,倡导 “双镜联合”(显微镜与内镜结合)理念,通过保留自然解剖结构实现微创切除。针对复杂病例,他还擅长定制个性化辅助放化疗方案,以延迟复发、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