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病因是什么?大脑底部有一块骨头叫蝶骨,蝶骨上有一个像马鞍形状的小窝,称蝶鞍,脑垂体就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脑垂体是一个位于头颅内的内分泌器官,是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全部腺体中较其重要和复杂的器官,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指挥中枢”(master gland),负责分泌生长激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当脑垂体其中的任何个体出现“叛逆”,均能导致垂体这个“司令部”出现问题,不管是“机构臃肿”(体积增大)还是“胡乱发号施令”(激素分泌紊乱),均可能给机体带来严重后果。就会造成垂体瘤。
垂体瘤大于3cm好切吗?
治疗垂体瘤的标准首要方法就是手术切除,较大水平切除肿瘤才能确定肿瘤后期不复发。垂体瘤大小决定着手术切除率,一般小的垂体瘤(大概小于3cm)基本都可以一次性完全切除。大于3cm就得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肿瘤质地、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等因素来判断肿瘤是否可以全切除。大的垂体瘤,有部分也是可以一次性切除,部分需要两次手术,或经鼻蝶入路手术联合开颅手术切除肿瘤。
对于垂体瘤的手术指征,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作为国际法国巴黎Lariboisiere大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是这样建议的:当垂体瘤出现了一些肢端肥大、视力改变、头痛头晕、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皮肤菲薄等)、停经、泌乳等症状,并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有垂体瘤的,这时候手术治疗就是必要的了,这能帮助完全缓解临床症状,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保留正常垂体功能等。
目前国际上对于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是成熟且前沿的了,拥有着很多成功经验。加上本身西方神经外科历史较长,很多国外早已普及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相关设备,国内都还尚未开展,这就造成了国内外技术水平的较大差异。但就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颅底肿瘤来说,国际范围内尤擅神经内镜准确切除的即包括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和德国Henry W.S.Schroeder教授。但就手术的高切除率和顺利性来说,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较为擅长的显微外科手术也能给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垂体瘤治疗团队
国际神经外科“教授”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
在神经内镜技术之外,Sebastien Froelich教授还“筷子手法”,即手术者左手同时持镜和吸引器,形似持筷状,右手使用其他器械进行操作,其特点是易掌握、可进行多种操作(包括磨除、电凝止血、吸住牵引组织后以便另一手剪刀剪断等)、持续准确吸引,鼻腔处理阶段无烟、无血,可以保持术野更加干净,确定手术顺利。原本需要两人操作的仪器,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来操作,“筷子手法”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也很大水平上提高了手术效果和准确度。
Froelich教授“筷子手法”展示
——以上案例和图片来自Froelich教授论文《The Chopsticks Technique for 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eImproving Surgical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Surgical Footprint》
国际神经内镜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德国Henry W.S.Schroeder教授
Henry W.S.Schroeder教授作为德国以及国际神经内镜专家,在国际神经外科学界享有盛名。他经常作为特邀讲师指导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开展垂体瘤、脑膜瘤等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培训,普及神经内镜手术在国内的应用,与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共同交流进步。Schroeder教授教授还和德国其他教授一起合著、编纂了《神经内镜手术》一书。在神经内镜设备领域较出名的小儿神经内镜Lotta内镜就是Schroeder教授在2004年发明并用自己的女儿Lotta名字命名的。
由Schroeder教授参与编纂的《神经内镜手术》
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此处还必要一提的是,神经内镜手术之外,显微镜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很早就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是成熟的术式,对于明显向额颞叶甚至后颅窝侵犯的较大垂体瘤、经蝶窦无法切除的垂体瘤合适。而INC的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正是对此擅长的,他对于各类颅底肿瘤都能做到顺利且较大水平地手术切除,平均切除率在90%甚至以上,完整切除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在其所任职的德国汉诺威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巴特朗菲教授一年的顺利高切除率手术可达400台以上。
国内垂体瘤或疑复杂位置脑瘤患者如对自身治疗方案有所疑虑或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可拨打400-029-0925咨询INC国际专家远程邮件或视频咨询以上国际神经外科教授,以获取海外教授的咨询意见和专属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