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血管瘤

流感症状次日:12岁女生因急性脑干出血紧急入ICU

发布时间:2025-06-26 10:18:38 | 关键词:流感症状次日:12岁女生因急性脑干出血紧急入ICU

  在流感高发季节,儿童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时,家长通常会认为是普通感冒。12 岁的小学女生贝贝便遭遇了这样的情况,然而短短两天内,她的症状从轻微不适急剧恶化至意识不清、半身瘫痪,通过 120 急救被紧急送入 ICU,最终确诊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急性出血。

病例全程纪实:12 岁患儿的病情进展轨迹

  贝贝于周五首次出现身体不适,初期被疑为流感;至周六上午,症状已严重到出现半身瘫痪、意识模糊的状态。家长紧急将其送医,检查结果显示为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急性出血。此时患儿病情已极为凶险:若选择保守治疗,孩子可能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而手术治疗则伴随极高风险。贝贝父母曾考虑转院至上海或北京的医院,但担忧转运途中的风险,陷入治疗抉择的两难境地。

术前术后MRI影响对比

国际专家紧急救援:病灶全切手术实施过程

  幸运的是,当时恰逢 INC 巴教授中国行开展示教手术。贝贝父母得知后立即向巴教授咨询,教授给出明确建议:"在当前状况下,患儿需尽早接受手术,因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现有血肿体积较大,存在再次出血的更高风险。"

  家属当即决定由巴教授主刀手术,教授紧急调整手术排期进行抢救。手术不仅成功实现病灶全切,更保住了贝贝的生命,术后患儿意识迅速恢复清醒,四肢活动功能保持正常。

术后康复进程记录

  术后第 2 天:从 ICU 转入普通病房,贝贝肢体活动功能正常;

  术后 2 个月随访:患儿康复状况良好,已顺利回归正常学习和生活。

随访时,贝贝写字给巴教授看

儿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与应对指南

临床表现差异性:

  高达 50% 的患儿无明显症状或在体检中偶然发现,确诊时平均年龄约为 10 岁;

  症状性患儿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或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干出血的危重性解析:

  脑桥出血量较少时,可出现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及四肢瘫痪;

  出血量大时,患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针尖样瞳孔、四肢瘫痪、呼吸障碍及高热,常于 48 小时内危及生命。

脑桥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四肢瘫痪;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出现意识障碍、针尖样瞳孔、四肢瘫痪、呼吸障碍、高热,常可在48小时内死亡。

临床治疗原则:

  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存在反复发作性出血风险,多次出血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切除病灶是去除出血病因、消除复发风险的核心手段,同时旨在保护颅神经及锥体束功能,降低面瘫、肢体瘫痪等并发症风险。

在INC巴教授示范手术的案例中,有首次出血便情况危急,需送入ICU抢救;还有一些患者首次出血症状轻微,保守观察却遭遇二次出血的致命反扑,症状急剧恶化、甚至需紧急医疗转运。

高风险手术的决策关键点

  面对脑干等高危区域的病变,寻求具备丰富同类手术经验的主刀医生至关重要。精湛的手术技术即使在出血症状加重等复杂情况下,仍能为患者争取良好预后。在 INC 巴教授的示范手术案例中,既有首次出血即需 ICU 抢救的危急病例,也有首次症状轻微但保守观察后二次出血恶化的案例。以下为近年 INC 协调的部分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紧急转运案例,点击标题可了解详情。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紧急转运案例:

“感冒”变脑瘤!18岁学生120跨省转运,中外专家成功救治桥臂海绵状血管瘤
 
坐轮椅跨省1000公里求医:突破脑干“禁区”成功“拆弹”,术后他重启人生!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