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神外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是否属于癌症?​病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25 16:06:51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是否属于癌症?​病因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3%-15%​​(中国血液病登记中心)。其核心病理特征是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克隆性增殖,分泌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同时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破坏。我国年发病率约2.5-4.0/10万,60岁以上人群占比68%​,中位生存期从2000年的3年提升至2025年的8.3年,但仍有27%​的患者因肾功能衰竭或感染死亡。

一、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病理

​1. 遗传变异驱动恶性表型​

  染色体异常​:17p缺失(抑癌基因TP53丢失)患者5年生存率仅40%​​(无缺失者78%);

  信号通路激活​:NF-κB通路持续活化使细胞周期蛋白D1过表达,浆细胞增殖速度提升3倍。

​2. 肿瘤微环境的双向调控​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6,通过JAK-STAT通路抑制浆细胞凋亡,同时激活破骨细胞致骨溶解。血清IL-6>7pg/mL者骨破坏风险增加4.2倍。

二、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

​1. 骨髓抑制三联征​

  贫血​:血红蛋白<100g/L(发生率75%),因正常造血空间被恶性细胞侵占;

  感染​:肺炎发生率42%​​(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致抗体缺陷);

  出血倾向​:血小板<50×10⁹/L(M蛋白包裹血小板致功能障碍)。

​2. 骨破坏的量化特征​

  溶骨性病变​:CT显示椎体"穿凿样"缺损(发生率89%),骨密度年降幅>8%;

  病理性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风险较常人高11倍,多见于胸腰段。

​3. 肾功能损伤进程​

  M蛋白在肾小管沉积致管型肾病,血清肌酐>2mg/dL时,5年生存率降至33%​。

三、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技术

​1. 骨髓穿刺的金标准地位​

  髂骨穿刺检出浆细胞比例>10%​​(正常<5%)可确诊,联合CD138免疫组化提高灵敏度至95%​​ 。

​2. 分层诊断标志物​

​指标​ ​高危阈值​ ​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 >5.5mg/L 肿瘤负荷标志,生存预测HR=2.1
游离轻链比值 κ/λ<0.01或>100 轻链型骨髓瘤特异性诊断
骨髓MRI 弥漫性浸润 较X线提前6个月发现骨破坏

四、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策略

​1. 适合移植患者的诱导方案​

  三联方案​: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D-Vd),总反应率92.9%​;

  干细胞动员​:普乐沙福使CD34+细胞采集效率提升50%​。

​2. 非移植患者的靶向治疗​

  双特异性抗体​:Teclistamab(BCMA/CD3)治疗复发难治患者,完全缓解率31%​;

  核输出抑制剂​:Selinexor联合地塞米松,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6个月。

​3. 并发症的同步管理​

  骨病防控​:唑来膦酸(4mg/月)使骨相关事件风险降低58%​;

  肾功能保护​:高截留量透析膜清除游离轻链效率达85%​。

五、多发性骨髓瘤观察期管理

​1. 严密监测的适用人群​

  冒烟型骨髓瘤(SMM)需同时满足:

  骨髓浆细胞10%-60%​;

  血清M蛋白<30g/L;

  无CRAB症状(高钙血症、肾衰、贫血、骨病)。

2. 监测频率与技术选择​

  每3个月​:血清蛋白电泳+游离轻链(M蛋白增幅>0.5g/dL需干预);

  每6个月​:全身低剂量CT(发现早期骨破坏敏感性92%​)。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问题答疑

​1. 多发性骨髓瘤是否属于癌症?​​

  是。该病本质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具有侵袭转移能力(如髓外浸润),符合恶性肿瘤定义。

​2. 多发性骨髓瘤核心病因是什么?​​

  原发因素​:染色体易位(如t(4;14))、DNA修复基因突变(如BRCA2);

  继发诱因​:长期化学毒物接触(苯类暴露者风险提升2.3倍)、慢性抗原刺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风险增加)。

多发性骨髓瘤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