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垂体肿瘤对标准疗法(手术和放疗)表现出耐药性,分为两大类。它们可以局限于颅底,并由于局部损害性行为而导致的发病率,或者它们可以转移,此时它们被称为垂体瘤。由于其局部损害性行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可导致残疾。从质量效应的角度来看,这些肿瘤通过引发头痛来引起症状,通常是偏头痛或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和颅神经病。通过鞍上延伸,这些肿瘤可能导致典型的双颞侧偏盲或双眼不对称视力丧失,这是由于视交叉/视器的偏心压迫造成的。此外,局部侵袭性垂体瘤可因单侧视神经压迫而导致单眼视力受损。复视是颅神经III、IV和VI穿过海绵窦时侵袭性生长的另一种常见并发症。除了导致眼睛凹陷和外展之外,脑神经III的功能障碍还导致瞳孔扩张和上睑下垂,这可以发展为受影响眼睑的完全闭合和视觉功能丧失。V1和V2也位于海绵窦内,因此面部的上三分之二可能会出现麻木和感觉异常,尽管这是典型的晚期症状。
进袭性垂体瘤应及早发现,并专门制定治疗方案概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倾向于考虑早期重复手术,目的在较大限度地顺利切除肿瘤,以对无功能腺瘤长期保护视力和对功能性腺瘤达到生化缓解。在可能的情况下,目的是保持正常的垂体功能,避免放疗,以减少长期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和降低辐射暴露。患者对术后再手术的耐受性往往比对传统的分割放射治疗的好。在大多数无功能腺瘤中,复发率较低,复发间隔相对较长,可以在一次观察到明显复发后再进行手术。
考虑到功能性腺瘤非手术治疗的低治愈率(泌乳素瘤除外),再次手术提供了较好的内分泌缓解机会。残留肿瘤应通过薄层MRI和(功能性)PET成像来确定手术靶区,并在必要时使用扩大入路来达到缓解。如果再次手术失小或者在成像上没有残留肿瘤的证据,可以考虑SRS。
进袭性垂体瘤通常需要多模式治疗和反复抢救性干预。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替莫唑胺,且在病程中较早使用。然而,手术在减少肿瘤负荷和保持神经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再次垂体手术仍然具有挑战性。
INC法国教授垂体瘤案例一则
一名37岁的法国女性被发现有位于蝶鞍中央的9mm垂体瘤后,同样选择的也是神经内镜经鼻单鼻孔切除术,医生采用的是当前热门神经内镜“筷子手法”使肿瘤得以完整切除,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内分泌治疗,手术后3年垂体瘤没有复发的迹象,无其他并发症。
术前(红色区域):A、C图位于蝶鞍中央的9mm垂体微腺瘤。B图表示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显示了蝶窦的鞍周型气管化。
手术过程:使用筷子手法进行广泛的蝶窦切开术,从手术区域清除血液并解剖假包膜平面,进而完整地切除肿瘤(不分块切除,防止肿瘤残留)
术后(蓝色区域):D图显示垂体瘤被肉眼下完整切除,且完成内分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