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瘤 > 脑瘤治疗

前床突磨除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关键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08 09:12:10 | 关键词:前床突磨除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关键作用

  一位未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病灶位于眼眶后方深部,毗邻视神经及重要脑血管。国内多院评估认为手术风险过高无法实施。INC国际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经影像研判后提出手术方案,核心步骤需磨除颅内前床突骨质结构。

脑子里竟然有骨头?那拿掉这个小骨头会有影响吗?为什么教授特别强调这块“小骨头”,这小骨头到底有何能耐,竟让医师“如履薄冰”。

颅内动脉瘤的病理特征与治疗原则

  颅内动脉瘤属脑血管壁异常膨出,影像学检出率约3.2%。30岁以下人群少见,50岁达发病高峰,女性占比54%-61%。

临床表现:

  未破裂期:视力改变、复视、面颊麻木、眼周疼痛

  破裂后:突发剧烈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症状)

  治疗必要性:未破裂动脉瘤手术需高度谨慎,术中破裂可致死。

治疗方式:

  介入栓塞术:血管内导管弹簧圈填塞

  开颅夹闭术:直接夹闭瘤颈

颅内动脉瘤手术方案详解:【INC巴教授一图解惑: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如何量体裁衣

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标准路径

  开颅夹闭术适用于无法介入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常用入路包括翼点入路、眶颧入路、前纵裂入路、远外侧入路。其中翼点入路为前中颅窝动脉瘤经典术式:

步骤A:头位与切口设计(右侧),保留颞浅动脉备用

步骤B:骨瓣制备,保护菲薄硬膜

步骤C:蝶骨嵴切除至与眶后壁前颅凹底平齐

步骤D:切开硬膜,暴露颈动脉池

针对位于大脑前部和中部,需要开颅夹闭的动脉瘤,翼点入路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手术路径。

前床突磨除术的适应证与操作原理

病例特殊性:

  病灶位于"颅底手术禁区",毗邻视神经、颈内动脉

  宽瘤颈致介入栓塞效果受限

  核心障碍:常规翼点入路中,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 ACP)完全遮挡动脉瘤。

解剖特征:

  前床突为蝶骨小翼内侧骨性突起,位于视神经、颈内动脉、动眼神经交汇区。

磨除目的:

  移除骨性遮挡,直接显露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及瘤颈,为安全置夹创造操作空间。

  前床突磨除术操作步骤(Lawton教授技术)

  切开前床突硬脑膜,翻起保护视神经

  视神经管去顶,扩大术野

  前床突空心化,降低骨片移位风险

  完整移除前床突,解除骨性压迫

  切开视神经鞘,释放神经张力

  分步切开远端硬膜环(上方→内侧→外侧及下方),完全游离颈内动脉

INC国际脑血管病大咖Michael T. Lawton 教授曾出版专业著作中写到了关于前床突磨除术的解剖策略。

手术风险与解剖挑战

  视神经损伤:磨骨震动及热传导可致不可逆视力丧失

  颈内动脉破裂:管壁薄弱,破裂出血量可达500ml/分钟

  解剖变异:15%患者存在前床突气房化

  迟发性并发症:如骨片残留压迫、迟发性视神经缺血

  操作盲区:前床突后方存在视眼神经等隐匿结构

术后影响说明

  前床突作为骨性支撑结构,专业磨除后不影响视功能及眼球运动。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巴特朗菲教授(INC顾问团成员、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现任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擅长脑深部病变、脑干肿瘤及脑血管疾病手术。累计接受40国学术邀请,出席国际会议400余场,在颅底显微外科领域贡献突出。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