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INC国际大咖之Fukushima教授 | 岩斜区肿瘤手术技巧及如何避免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5-10-15 10:32:51 | 关键词:INC国际大咖之Fukushima教授 | 岩斜区肿瘤手术技巧及如何避免并发症

  起源于岩斜区的颅底肿瘤由于累及多个颅神经、血管结构以及脑干黏连,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手术中难度较大、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本内容翻译自Springer出版的《Practical Handbook of Neurosurgery From Leading Neurosurgeons》,由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Takanori Fukushima教授(1942-2024)所著章节《Management Of Cavernous Sinus Lesions》,其中详细阐述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Takanori Fukushima教授(1942-2024)所著写的章节《Management Of Cavernous Sinus Lesions》中,讲述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技巧。

联合岩骨入路的手术优势解析

  联合岩骨入路由Fukushima教授与Hakuba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并系统阐述。约1985年,Hakuba教授实施了部分迷路切除经岩骨入路,并开展了保留听力的迷路后岩骨旁入路。

  欲开展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手术的医生,需精准掌握现代颅底显微解剖学知识、熟练的止血技术以及经小脑幕显露的丰富经验,方能实现脑膜瘤的积极切除。多数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听力功能尚存,因此须采用乙状窦前和颞下硬膜切口的迷路后幕上-下联合入路。

  患者通常取Fukushima侧卧位,头部略屈曲,头顶下垂,但需确保颈部与颞下上肢间留有足够空间以固定头部。鼻部略向上倾斜以避免肩部阻碍术者左手操作(图1)。

患者头位和体位

  多数情况下,采用大的C形和L形头皮切口,首先抬起帽状腱膜-皮瓣,带血管蒂筋膜骨膜移植物的蒂部常位于颞下区前部附近。Fukushima教授建议先确认颅外的乳突三角,该三角由颧弓根部后点、星点和乳突尖部围成。使用6mm切割钻头刮除乳突三角表面骨质,最大程度磨薄外耳道后壁,使横窦、乙状窦及颈静脉球轮廓化。

  完成初步骨切除后,应用5mm超粗颗粒金刚钻头进一步刮除,使乙状窦和乙状窦前硬膜减压。随后改用3mm粗颗粒钻头。乳突窦被刮除,确认外半规管、后半规管及上半规管。需完整切除颞骨鼓室盖,从窦膜角分离颞后部硬膜直至乳突窦入口。面神经轮廓化非必需,但需在面神经骨管、茎乳孔和面神经膝部间标记红线以保护面神经,避免术后面肌无力。

  完成颞骨鼓室盖、窦膜角、横窦、乙状窦前硬膜轮廓化后,实施从颞前中部、颞后部至枕部的大L形骨瓣开颅和枕下开颅,保持硬膜完整。随后抬起颞下硬膜,确认中颅窝菱形区,切除整个岩骨脊。孤立三叉神经纤维环至卵圆孔间的三叉神经第三支,确认岩前大神经和颈内动脉C6岩骨段,完成岩骨前部切除术以显露后颅窝硬膜和岩下窦。关键解剖标志为上半规管,需将其轮廓化,最大程度磨除岩骨脊以上半规管直至壶腹部,随后进一步磨除道前三角和道后三角,将中颅窝内听道轮廓化,但保留膝状神经节和耳蜗。

  硬膜作为小脑和颞叶的最佳保护结构,此曲线切口可充分保障半规管后方操作空间。应避免沿横窦切开,以免损伤Labbe静脉。岩斜区脑膜瘤手术的核心问题在于电凝分离小脑幕后部硬膜,切口自岩上窦起始,呈90度垂直指向深部小脑幕游离缘,从而确认并保护滑车神经。在精确止血的同时,将颞下外层固有硬膜从圆孔和卵圆孔抬起,显露三叉神经节后根丝及半月神经节。随后,从后外侧脚至内侧角切开三叉神经环。

左:迷路后迷路联合岩骨旁入路。标准硬膜切口和Fukushima岩骨旁入路的显露(A)。岩斜脑膜瘤切除术后的照片(B)
此时,暴露ICA的小部分(C6-C7段),基底动脉和下颅神经。 Dorello管由两根韧带组成:蝶岩韧带和外展神经通过的Gruber韧带。

  此时可暴露颈内动脉部分段(C6-C7段)、基底动脉及下组颅神经。Dorello管由两根韧带构成:蝶岩韧带和外展神经通过的Gruber韧带。

  常使用Sonopet取瘤器进行减压并进一步阻断血供,通过分步骤、充分挖空脑膜瘤中心实现减容切除后,可将肿瘤包膜从颞叶后部、小脑及脑干上分离。于脑膜瘤尾侧端,术者需极度谨慎地保护小脑前下动脉(AICA)分支,并确认外展神经近侧段。约25%的岩斜区脑膜瘤,尤其是大型和巨大型肿瘤,与脑干间存在明显纤维性黏连。若黏连严重,建议保留脑干表面薄层肿瘤包膜,以避免损伤脑干特别是脑桥延髓的基底动脉穿支。

并发症预防策略解析

  过去五年中,采用分两阶段的联合岩骨入路,未见明显感染或脑膜炎发生率升高。感染、脑膜炎及容貌异常多因外科医生未能实现硬脑膜不透水闭合所致。推荐使用腹部脂肪移植技术及血管蒂骨膜移植术。常用材料包括腹部脂肪和筋膜,腹部筋膜需足够长且面积充足,缝合至颞部、乙状窦前硬膜、颈静脉球、半规管、中颅窝菱形区等硬膜缺失区域。随后可使用纤维蛋白胶固定腹部脂肪移植物。此处可应用带血管蒂骨膜移植物,并于其上方覆盖数片腹部脂肪移植物,再以纤维蛋白胶加固。通过此种三层不透水闭合技术,临床实践中脑脊液漏、脑膜炎等并发症极为罕见。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