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癫痫

脑海绵状血管瘤为啥会导致癫痫?手术能根治或控制癫痫吗?

发布时间:2025-11-27 13:32:38 |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为啥会导致癫痫?手术能根治或控制癫痫吗?

  脑海绵状血管瘤(CCM)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病变,癫痫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这一并发症常使患者及家属产生诸多疑问:

  为何该疾病会引发癫痫发作?

  手术治疗能否根治或控制癫痫?

  反复癫痫发作是否影响认知功能?

  此前,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巴特朗菲教授联合多位专家,对168例单发幕上CCM伴症状性癫痫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将详细解答上述临床问题。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巴特朗菲教授等多名专家对168例单发幕上CCM伴症状性癫痫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

​核心疑问一:脑海绵状血管瘤引发癫痫的机制​

  脑海绵状血管瘤(CCM)属于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由异常扩张的血管窦构成,可发生于脑组织或脊髓。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也可因出血或神经压迫引发癫痫、头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本研究重点关注位于幕上区域并引发癫痫的单一CCM病灶的手术治疗效果。并非所有CCM都会导致癫痫,但幕上CCM(位于大脑半球的病变)是部分性癫痫的重要诱因,其主要机制包括三方面:

病变本身的机械刺激:

  海绵状血管瘤作为脑内占位性病变,可直接压迫和刺激周围正常脑组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发作;

含铁血黄素的神经毒性作用:

  研究中73%(123例)患者的MRI显示"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血管瘤易发生反复微量出血,血液中的铁离子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积,这种物质作为持续性刺激源,干扰周围神经元的正常电活动,使其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诱发癫痫;

致痫网络的形成:

  长期病理刺激可使病变周围脑组织形成"继发性致痫灶",即使没有血管瘤直接刺激,该区域脑组织也可能自发产生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反复发作。

  简而言之,海绵状血管瘤既作为脑内的"刺激源",又通过出血后残留的"毒性物质",共同作用导致癫痫反复发作。

​核心疑问二: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这项涵盖7个国家的研究,通过对168例患者的随访数据得出明确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相关癫痫的优选方案,具有根治率高、风险低的特点。

手术能根治或控制癫痫吗?

手术疗效分析

所有患者均实现血管瘤完全切除,长期随访结果显示:

  术后1年:70%的患者达到"无发作或仅轻微发作"(Engel I级),其中48%实现完全无癫痫发作;

  术后3年:65%的患者维持"无发作或轻微发作",32%达到彻底根治(完全终止抽搐发作);

  即使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占58%),术后也能获得显著改善,病程长短(从发病41年至仅发作数周)不影响手术效果。

【幕上海绵状血管畸形术后癫痫结局】用国际通用的Engel 癫痫术后结局分级,统计 168 例患者术后 1 年、2 年、3 年的癫痫控制情况,其中:  Engel I 类——术后无癫痫发作  Engel II级——几乎没有癫痫发作 Engel III 类——有效改善  Engel IV 类——没有明显改善

[幕上海绵状血管畸形术后癫痫结局]采用国际通用的Engel癫痫术后结局分级,统计显示168例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的癫痫控制情况中:

  Engel I类:术后无癫痫发作

  Engel II级:基本无癫痫发作

  Engel III类:有效改善

  Engel IV类:无显著改善

手术安全性评估

  全组无死亡病例,仅12例(7%)出现轻度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如轻微肢体麻木),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三年内,约三分之二患者完全摆脱癫痫发作(Engel I级)。若计入发作显著改善病例,总改善率超过90%。

  研究还证实,开颅手术在癫痫控制和出血预防方面的效果优于伽马刀放射外科。

​核心疑问三:癫痫反复发作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虽然本研究未直接评估认知功能,但基于医学共识和临床观察表明:长期频繁发作可能影响脑功能。

短期偶发发作:

  对大脑认知功能影响有限,不会直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长期反复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频繁异常放电可消耗大脑能量,损伤海马体(记忆中枢)和大脑皮层(思维、注意力中枢),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影响智力发育、记忆力和注意力;

关键转机:

  术后无发作的患者,随着致痫灶切除和神经回路稳定,认知功能不再受癫痫损害,部分患者因摆脱抽搐困扰,注意力和记忆力明显改善。

  需要明确的是,并非癫痫本身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而是"未受控制的频繁发作"可能损伤脑功能,及时通过手术控制癫痫可阻断这种损害。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具备以下特征的患者术后达到"完全无发作"理想效果的概率更高:

  年龄因素:手术时年龄大于30岁的患者预后更佳;

  病灶位置:位于大脑颞叶深部(中颞叶)的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效果优于额叶、顶叶或颞叶表面的病灶;

  病灶大小:直径小于1.5厘米的病灶预后更好;

  发作类型:表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的患者,效果优于继发全身大发作的患者;

  脑电图特征:术前脑电图显示单一CCM相关癫痫灶,无其他独立异常放电区域。

  鉴于脑海绵状血管瘤存在长期出血和癫痫加重的自然风险,而研究显示手术安全性良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对于确诊的幕上CCM伴癫痫患者,建议积极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无论是否符合所有"理想预测因素",患者都应与主治医生深入探讨手术可能性,因为手术治疗可能为实现无发作、高质量的新生活提供重要机会。

 

文献来源:

Helmut Bertalanffy et. al. Seizure Outcome after Resection of Supratentori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 Study of 168 Patients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简介​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  巴特朗菲教授

  作为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巴特朗菲教授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肿瘤切除及神经吻合术,以及各类椎管内肿瘤手术。

  教授曾接受来自欧洲、中东、北非、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南非和智利等40多个国家的学术邀请,在全球400余场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中担任特邀发言人,为世界神经外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颅底外科与脑脊髓血管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领域。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