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国际治疗

国际神经外科深度协作:INC巴教授再启北京天坛医院诊疗之行

发布时间:2025-08-08 08:50:02 | 关键词:国际神经外科深度协作:INC巴教授再启北京天坛医院诊疗之行

国际医疗合作前景广阔 巴教授天坛医院行程再度启动

  8月6日,中国新闻网发布《INC:中国医疗开放政策持续深化 国际医疗合作空间广阔》,阐释政策支持下国际医疗合作前景,详述INC七年来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的成果: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在华完成近200例中外手术交流;与知名医院共建国际协作网络;培养中国神经外科青年人才。随着政策深化,更多国际专家将赴华合作。

INC:中国医疗开放政策持续深化 国际医疗合作空间广阔

  8月中上旬,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将再次赴华。此次行程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将与巴教授协作诊治疑难神经外科病例,为海内外患者提供诊疗希望。

  "我将在未来两周内抵达..."7月底已有患者通过远程咨询与巴教授沟通治疗方案。

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多名国际神经外科大咖,在华完成近200台中外手术交流,与知名医院合作建立国际协作网络,并助力培养中国神经外科青年人才,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待术患者案例:

  德国患者Z先生:延髓肿瘤位于"手术禁区",基于巴教授30年脑干手术经验,最终选择在天坛医院接受手术。

  19岁患者飞宇:第三脑室巨大肿瘤压迫中脑,手术需全切肿瘤并保护神经功能。

  郑先生:小脑与脑干双病灶,巴教授制定"单次开颅切除双病灶"方案。

  现诊疗准备就绪,等待巴教授开展手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将再次携手巴教授共克疑难神外病例,为更多海内外疑难神外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案例1:德国患者在华接受延髓肿瘤手术

  "病变位于脑干,非普通脑部手术。"巴教授评估:"手术难度评分5-6分(10分制)。"面对延髓"手术禁区",巴教授指出:"部分神经外科医生认为此类手术不可行或高风险,但我常规开展。"其详细解析了手术入路选择、操作要点、术中神经监测及术后康复管理。

面对着这个常常被成为“手术禁区”的延髓位置,巴教授显得从容不迫:“有些神经外科医生可能会认为这类手术无法进行,或者风险极高。但我一直在做这类手术。”

  德籍Z先生长期在华生活,确诊"延髓背侧占位"后咨询多国专家,最终选择在北京天坛医院(亚洲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接受巴教授手术。

案例2:19岁患者第三脑室巨大肿瘤切除术

  青少年治疗需兼顾生命救治与生存质量保护。2020年,飞宇因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确诊松果体区肿瘤继发脑积水,急诊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缓解。但肿瘤进展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MRI显示40×25×31mm肿瘤完全占据第三脑室,经室间孔压迫中脑。

视力显著下降,视野缺损,MRI揭示一个40×25×31mm的巨大肿瘤已完全占据第三脑室,从室间孔向下压迫中脑——他的未来,正在被一点点吞噬。

  "需尽快手术!"基于40年经验,巴教授认为可实现全切且风险可控。"保守治疗与盲目放化疗均不可行——既无法消除肿瘤,还可能引发新并发症。"手术核心目标是全切肿瘤并保障患者未来生活质量。

案例3:单次开颅切除小脑-脑干双病灶

  郑先生确诊小脑与脑干双病灶后长期焦虑。小脑手术因密集神经纤维易致共济失调;脑干手术涉及呼吸心跳中枢,操作精度需达毫米级。双病灶同期切除更具挑战。

病变竟同时潜伏在两个危险的位置——掌管平衡协调的小脑,以及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干

  进行性加重的症状加剧患者焦虑。巴教授明确"可通过单次手术解决双病灶",并联合天坛医院制定详细手术方案与风险评估,最终缓解患者顾虑。

  巴教授天坛医院行程进入倒计时。作为该院神经外科外籍专家,巴教授既往已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协作。本次行程将继续为患者提供诊疗希望。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