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后,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健康突发问题。一场重大疾病,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可能为整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打乱既有生活节奏,消耗积蓄与心力。
周女士(化名)无疑是幸运的,一台听神经瘤手术为她实现了术前听力的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完好,且未出现任何新发的神经功能缺损。
1 事业上升期遭遇健康危机
人到中年,身为家庭支柱的她,从未预料到会因为面部发麻与耳朵疼痛,而被诊断出听神经瘤。这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确诊后的两个月里,她几乎每晚都处于失眠状态,情绪极度压抑。
她走访多家医院,得到的结论几乎一致:手术后面神经和听神经很可能受损,功能保全的可能性极低——这样的预后她完全无法接受。
术前影像显示,周女士的肿瘤已压迫脑干,面部及三叉神经也出现受累迹象,同时伴有听力障碍。
为何如此看重术后功能?就诊期间,她曾遇到一位术后两年复诊的病友,该患者面部基本处于面瘫状态。他所说的一句话令她印象深刻:“我很后悔做这个手术”,这一事件对她产生巨大冲击。
2 转机:从辗转求医到重拾希望
经多方打听,她最终联系上巴教授,并进行了远程视频沟通。坦白说,在这次视频之前,她并未预料到远程咨询能带来如此大的心理安慰。纯文字交流因不够直观,未能给予她足够的确定感和信任。
视频中,巴教授详细解答了她所有疑问和担忧,极大缓解了她的焦虑。之后,她与丈夫共同决定,邀请巴教授主刀此次手术。
从远程会诊到手术期间,她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与此前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手术前一天,巴教授来到病房探望,她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巴教授给我这次重生的机会。我的工作需要频繁与人交流,因此面部表情和听力对我至关重要。拜托您了,非常感谢!”
术后在ICU苏醒时,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巴教授。他指导她做面部动作,并测试听力;她发现面部功能完全未受影响,左耳可清晰听到教授的打指声。巴教授对术中情况及她的反应非常满意,而她本人也在ICU中感到激动与安心。
周女士术前与术后MRI对比显示肿瘤已完全切除
3 勇敢面对,为自己争取新生
坦白说,整个过程中最令她感慨的,是醒来见到巴教授的那一刻,仿佛迎来重生。
此前有医生建议她等到退休后再手术,主要顾虑面瘫风险。但她深知,听神经瘤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深远,涉及工作和日常的方方面面。
自确诊以来,亲人朋友都劝她:钱可以再赚,但手术机会不可多得,应尽可能减少后续不必要的功能损害。
术后两个月随访时,巴教授告知她已可完全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令她倍感安心。下次复查仅需安排在一年后,进行增强核磁扫描即可。
总结:
肿瘤是无情的。许多听神经瘤患者因肿瘤进展而失去听力、出现突聋、面瘫或耳鸣……深受其扰。更有甚者,肿瘤过大压迫脑干危及生命。若拖延至那时再手术,神经功能损伤可能已不可逆。
因此,一旦发现听神经瘤,应尽早治疗,在症状尚较轻时把握时机,争取更优预后。
病情虽无情,人却有情。周女士在家人支持下主动争取手术机会,希望她从此一直幸运,家庭幸福,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