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和护理需要多学科合作。早期诊断、彻底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复发风险仍然较高,因此术后护理和定期随访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是什么病?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小脑蚓部或第四脑室顶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由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组成,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和侵袭性,容易发生脑脊液播散转移,是儿童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髓母细胞瘤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或遗传综合征相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由于存在 APC 基因的突变,其患髓母细胞瘤的风险会增加。还有 Li-Fraumeni 综合征,患者因 TP53 基因突变,也易发生包括髓母细胞瘤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
环境因素: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但一些研究提示,母亲在孕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可能增加孩子患髓母细胞瘤的风险。例如,孕期接触苯、甲醛等化学物质,可能干扰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增加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小脑的神经干细胞在增殖、分化和迁移过程中出现异常,可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进而形成髓母细胞瘤。这可能与某些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有关,如 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Wnt 信号通路等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症状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头痛,可伴有阵发性加剧。疼痛部位多位于枕部或前额部,可能与肿瘤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颅内压升高,进而牵拉脑膜、血管有关。
呕吐:常与头痛同时出现,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呕吐可在清晨或空腹时发作,也可在头痛剧烈时出现。
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
小脑症状
共济失调:由于肿瘤位于小脑,可影响小脑的平衡和协调功能,患者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时步态蹒跚、容易摔倒,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可出现阳性。
眼球震颤:部分患者可出现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这是由于小脑病变影响了眼球运动的协调和平衡功能。
肌张力减低:小脑病变还可导致肌张力减低,患者肢体肌肉松弛,活动时感觉力量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其他症状
复视:肿瘤侵犯或压迫眼球运动神经,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出现复视现象,即看一个物体时感觉有两个影像。
嗜睡: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可能与肿瘤生长导致脑组织受压、缺氧,以及颅内压增高影响大脑功能有关。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检查方法?
头颅 CT:可初步发现小脑部位的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小脑蚓部或第四脑室的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即脑室系统扩张。CT 还可帮助判断肿瘤是否有钙化、出血等情况。
头颅 MRI:是诊断髓母细胞瘤的重要检查方法,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脑脊液播散等。在 T1 加权像上,肿瘤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 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可检查脑脊液中的细胞数、蛋白含量、糖和氯化物等指标。部分患者脑脊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脑脊液检查还可用于评估是否存在脑脊液播散转移。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位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对判断肿瘤是否影响神经传导通路有一定帮助。在髓母细胞瘤患者中,脑电图可能出现异常的慢波等改变。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是髓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肿瘤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同时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如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放射治疗:髓母细胞瘤对放疗敏感,术后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常在手术后 2 - 4 周内开始放疗,包括全脑脊髓放疗和局部放疗。全脑脊髓放疗可杀灭可能存在于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的播散转移;局部放疗则针对肿瘤原发部位,进一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
化学治疗:化疗在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卡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化疗可在术前进行,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切除;也可在术后进行,进一步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对于高危患者,还可采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强化治疗方案。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复发?
复发特点:髓母细胞瘤的复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高危患者。复发多发生在治疗后的 2 - 3 年内,常见的复发部位为肿瘤原发部位,也可出现脑脊液播散转移至脑或脊髓的其他部位。
复发因素:影响髓母细胞瘤复发的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分子分型、是否有转移等。如肿瘤切除不完全、存在 MYC 或 MYCN 基因扩增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复发风险较高。
高度恶性髓母细胞瘤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每 15 - 30 分钟记录一次,直至病情稳定。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记录 24 小时引流量。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给予流食、半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根据患者的消化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以促进患者康复。
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如存在肢体运动障碍,可进行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存在语言障碍者,可进行语言功能训练,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