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曾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任世界神经外科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30余年来深耕儿童神经外科研究,带领团队在脑瘤分子分型、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及微创技术领域持续突破,为全球神经外科疑难病患儿带来希望。其发表研究《Advances in neuro-oncology:contributions of the Asilomar Conference on brain tumor research and therapy》(神经肿瘤学的进展:阿西洛马尔脑肿瘤研究与治疗会议的贡献),以下为研究核心内容概述。
01 PART 研究背景
相较于影响其他器官系统的癌症,神经肿瘤学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在评估各类癌症生存率进展时,部分领域已取得显著突破:例如自1960年代起,采用MOPP方案(氮芥、长春新碱、丙咪嗪和泼尼松)治疗霍奇金淋巴瘤;通过化疗联合低剂量全颅脊髓照射治愈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高剂量化疗问世后睾丸癌患者生存率明确提升。尽管这些成就为50余年前的癌症患者带来希望,但恶性脑肿瘤患者(包括常见原发恶性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GBM))的预后改善却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1978年Walker及其团队证实:使用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联合放疗治疗间变性胶质瘤,可渐进性提高GBM患者生存率(图1)。这项由神经外科医生主导的开创性研究,为GBM患者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奠定基石。神经肿瘤学领域的重要奠基者包括: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Charles Wilson与Victor Levin、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Stephen Mahaley、杜克大学的Darell Bigner。关键进展包括:
建立脑肿瘤研究小组(与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合作开展神经肿瘤学临床试验)
在大学医院设立脑肿瘤研究中心(专注神经肿瘤学基础研究)
代表性研究中心包括UCSF神经外科研究中心及杜克大学神经病理学研究中心。
*图1. 不同治疗方案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生存曲线:A组(常规护理未行放疗/化疗);B组(双氯乙基亚硝脲(BCNU));C组(放疗);D组(BCNU联合放疗)。迷走神经刺激(VNS)后按早期获益分层的长期发作结果。(注:此句疑为原文排版误差)*
02 PART 作者简介
国际儿童神经外科权威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
教授现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逾500篇。临床研究方向聚焦颅内肿瘤,在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诊疗领域经验丰富。精于清醒开颅术、显微外科手术及国际前沿技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广泛应用于恶性脑瘤与癫痫治疗)。针对儿童胶质瘤(尤其高级别胶质瘤)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其执业的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SickKids)为全球顶尖儿童医疗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