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曾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任《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发表研究论文《Study of the biodistribution of fluorescein in glioma-infiltrated mouse brain and hist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of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in high-grade gliomas resected under fluorescein fluorescence guidance》(荧光素在胶质瘤侵袭性小鼠脑中的生物分布研究及高等级胶质瘤术中荧光指导切除的组织病理学相关性),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01 研究目的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应用已扩展至高级别胶质瘤切除术中,旨在帮助外科医生更清晰显示肿瘤边界。多项研究报道显示,在白光条件下使用高剂量荧光素钠可提高全切除率(gross-total resection, GTR)。近期,专用荧光素摄像系统的引入使术中高质量成像和低剂量荧光素应用成为可能,引发新的关注。然而,荧光素是否能特异性标记胶质瘤细胞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02 研究方法
研究者设计体外模型评估荧光素在正常人星形胶质细胞(NHA)和U251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摄取情况。随后开展体内实验,研究荧光素在雄性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NOD/SCID)体内植入的U87胶质瘤异种移植瘤中的摄取特性。为控制异种移植模型中可能的炎症反应干扰,研究者还采用遗传诱导的小鼠胶质瘤模型。
为评估荧光素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者前瞻性纳入12例接受低剂量静脉荧光素注射并在显微镜集成荧光模块下实施高级别胶质瘤切除的患者。在肿瘤边界区域,随机采集术中荧光标记与非荧光标记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以验证相关性。
03 研究结果
体外和体内模型均表明,荧光素对胶质瘤侵袭脑组织的标记主要通过进入细胞外间隙实现,很可能与血脑屏障异常相关。未观察到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对荧光素的特异性摄取,肿瘤细胞多数表现为荧光素排斥。
针对12例手术患者,肿瘤边界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分析验证了术中荧光发现。荧光素显示出较高特异性(最高达90.9%),敏感性为82.2%。假阴性结果主要出现在弥漫性、低密度细胞浸润区域。基于术中MRI导航(StealthStation)确定的增强区边界与荧光肿瘤边界高度一致。根据术后MRI评估,荧光信号指导下的增强区全切在所有病例中均实现(100%)。
04 研究结论
荧光素钠似乎并不选择性积聚于星形胶质瘤细胞内,而是在肿瘤细胞丰富的细胞外区域积累,提示其可作为高级别星形胶质瘤血脑屏障受损区域的标志物。术中荧光显示与MRI增强区高度相关,因此成为一种实用工具,有助于外科医生实现增强区肿瘤的完全切除。
05 关于作者
研究结论表明荧光素钠并不选择性积累于星形胶质瘤细胞中,而是在肿瘤细胞丰富的细胞外区域积累,提示其可作为高级别星形胶质瘤血脑屏障受损区域的标志。术中荧光显示与MRI增强区高度相关,因此成为一种实用工具,有助于外科医生实现增强区肿瘤的全切。


胶质瘤
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脊索瘤

沪公网安备31010902002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