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胶质瘤

胶质瘤复发应对策略:国际专家提出免开颅方案

发布时间:2025-08-01 17:37:43 | 关键词:胶质瘤复发应对策略:国际专家提出免开颅方案

  术后2年,患儿胶质瘤复发了。胶质瘤复发,对已接受开颅手术的患儿及其家庭无疑是沉重打击。朋朋(化名)母亲目睹孩子术后伤口、倾听其反复呼痛、陪伴漫长康复过程后,含泪自问:绝不愿孩子再受此苦!

  然而,下决心容易,寻求替代方案却困难重重。毕竟在普遍认知中,颅内肿瘤治疗需开颅手术。但朋朋母亲并未放弃,考虑咨询国际小儿神经外科权威。

  通过“六人定律”,朋朋母亲迅速联系到国际知名儿童神经外科专家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意外的是,教授回复竟为其指明方向!朋朋母亲暗自欣喜:这难道是勇于探索的回报?

01胶质瘤复发困境何解?

  回溯至2020年,11岁的朋朋因身高发育迟缓就医,检查发现左侧鞍旁占位性病变。医生均建议手术切除。父母同意后,朋朋接受手术。术后医生告知:肿瘤成功切除,病理诊断为低级别胶质瘤——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提示预后良好。父母深感宽慰。但此后朋朋不仅出现视野缺损,更令人意外的是,低级别胶质瘤竟复发!

胶质瘤复发的五大因素:

  胶质瘤病理性质差是复发与否及复发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胶质瘤生长位置复杂,难以根治

  未及时有效手术切除,必要时需联合术后放化疗

  肿瘤体积过大,难以根治

  为保护关键神经功能或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导致肿瘤残留

  2022年常规复查发现朋朋左侧丘脑存在微小异常信号,手术医生建议靶向药物或化疗,但家属选择暂不治疗,仅定期复查MRI观察。2023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明显增大,再次咨询原手术医生,仍建议靶向治疗。然而靶向治疗3个月后复查MRI显示肿瘤进一步增大且强化。朋朋父母未料到,短短1年内肿瘤体积竟显著增大!

不到1年时间,这个胶质瘤竟硬生生从米粒大小长到了番茄那么大!

02咨询国际权威获新方案

  经历首次开颅手术后,朋朋父母抗拒二次开颅。朋友建议多咨询专家,因研究方向各异或有新方法。他们遂联系鲁特卡教授,其擅长的微创技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点燃了“免开颅治疗胶质瘤”的希望。

  家长提问: 孩子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是否适合LITT手术?

  教授回复: 残余肿瘤可能适合LITT,但手术时机应在充分化疗试验后。建议继续使用曲美替尼化疗1-2个月并复查影像,期望肿瘤缩小或稳定。6个月后可评估LITT手术指征。若期间肿瘤持续生长,可考虑提前LITT。

  家长提问: LITT手术的风险或后遗症有哪些?发生概率如何?

  教授回复: LITT是治疗此类肿瘤的合理微创方案。潜在风险包括右侧肢体无力、出血、感染及复发。复发率取决于LITT对病灶的清除程度。

  家长提问: 术后患儿多久可出院?后期是否需要靶向治疗?

  教授回复: LITT术后多数儿童2-4天可出院,患儿通常耐受良好。经验表明术前需使用地塞米松。若未来存在残余肿瘤,可再次使用靶向药物或化疗。

  获得鲁特卡教授详细解答后,朋朋父母治疗信心大增。未曾想初步设想竟成现实,且孩子符合LITT手术条件!

03LITT疗效解析

  值得关注的是,鲁特卡教授近期曾来华参与学术座谈,与国内专家深入探讨“儿童难治性脑肿瘤国际前沿治疗进展”。教授认为LITT更适用于边界清晰、生长缓慢的小肿瘤,如低级别胶质瘤、下丘脑错构瘤等。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杭州教授指出:国内目前仅在放疗后肿瘤缩小至局灶残留时考虑LITT,但设备稀缺。

相关阅读:

小儿神经外科权威座谈会 | 聚焦难治性儿童脑瘤国际前沿治疗进展

免开颅新技术如何助她7日内摆脱脑瘤与癫痫?

胶质瘤术后7年复发,免开颅技术成功控制癫痫!

  尽管如此,对于具备条件且拒绝开颅的患儿家长,LITT仍是治疗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的适宜选择。发表于《Child's nervous system》的研究指出:LITT作为微创疗法,在治疗儿童深部低级别胶质瘤领域展现出良好前景。已证实其可缩小肿瘤体积,且疗效持久。LITT可作为位于手术难以到达的脑深部区域肿瘤,或其他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替代疗法。

LITT可用作位于手术难以进入的脑深部区域或其他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肿瘤的替代疗法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