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脊髓肿瘤

突发性后颈剧痛导致活动与吞咽障碍:一位患者的诊疗经历

发布时间:2025-09-09 09:07:15 | 关键词:突发性后颈剧痛导致活动与吞咽障碍:一位患者的诊疗经历

  凌晨两点,郑先生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身体活动严重受限,甚至无法抬起手指。妻子递来的温水,他能含在口中却难以咽下——这种“欲动不能、欲咽不下”的处境,源于一次毫无征兆的颈部剧痛。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这一多数人未曾听闻的疾病,未给郑先生任何缓冲时间。它如同一位沉默的侵袭者,悄然剥夺了他的知觉与行动能力,甚至几乎夺去他对生活的期待。

郑先生 35岁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病情发展阶段:从“轻微酸痛”到“近半瘫痪”,长达一年的煎熬历程

  2023年国庆假期期间,郑先生如常忙于工作,突然感到后颈出现不明原因的酸痛。

  次日清晨,剧烈呕吐使他意识到连日不适可能并非疲劳所致。当120救护车的鸣笛声打破晨雾时,郑先生自颈部以下已失去知觉。

  经过11天的住院治疗,郑先生转入康复医院,却发现这只是痛苦的开始。身体虽逐渐恢复部分知觉,却被无力、麻木与间歇性剧痛所包围;吞咽功能略有改善,可勉强自主进食,但每吞咽一口都需极大努力,还须特意侧头以防呛咳。

身体虽慢慢有了知觉,却被无力、麻木与间歇性剧痛包裹,吞咽功能稍有好转,他能勉强自主进食,但每咽一口都要费尽全力,还得特意侧过头防止呛咳。

病情急剧变化:尝试中医调理与保守观察的局限

  11月末,郑先生开始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按摩、中药、小针刀,几乎所有可行方法均已尝试。

  然而至12月底,中医建议进一步检查,结果确诊为延髓区海绵状血管瘤。出于对手术风险的担忧,当时选择了保守观察,并继续中医康复治疗。

  但在后续大半年中,右侧肢体麻木、疲劳时头晕眼花、嗜睡及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持续存在,“每天都在恐惧中度过,担心下一次出血会直接危及生命。”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挑战

01出血一次,风险倍增

  2022年《Journal of Neurosurgery》(《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直指患者关切:对2003-2021年间接受保守治疗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追踪发现,第二次出血后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恶化;且出血次数越多,完全康复的可能性越低。

2022 年《Journal of Neurosurgery》(《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更是戳中了患者的痛点:对 2003-2021 年保守治疗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追踪发现,第二次出血后,患者神经功能会显著恶化;且出血次数越多,完全康复的可能性越低。

02手术如履薄冰

  脊髓由大量神经纤维构成,控制肢体运动、感觉、吞咽乃至呼吸功能。手术既需精准切除出血病灶,又必须保护脆弱神经——稍有偏差,一旦脊髓受损,将严重影响人体正常功能。依据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可能导致瘫痪、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脊髓由无数神经纤维组成,控制着肢体运动、感觉、吞咽甚至呼吸功能。手术时既要精准切除出血病灶,又要保护脆弱的神经 —— 稍有偏差,脊髓一旦受损,将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可能导致瘫痪、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治疗转机:病友群中的“希望之光”

  无法继续保守治疗的郑先生,在病友群中得知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德国巴特朗菲(Helmut Bertalanffy)教授正在国内进行学术交流。“听说他曾救治过多例疑难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我立即联系了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希望请他进行评估。”

无法继续保守的郑先生在病友群里中得知了国际神外大咖德国巴特朗菲(Helmut Bertalanffy)教授正在国内学术交流的新闻。“听说他救过很多疑难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我立刻联系了 INC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想请他评估。”

  巴教授详细分析郑先生的影像资料后,明确回复:“影像显示C1颈髓内有一海绵状血管畸形,此前导致了一次内生性出血,并向上扩展至延髓下部。实际上,出血的根本原因位于脊髓右侧的血管畸形。”

  手术切除在技术上完全可行。我清楚如何安全暴露病灶,虽非紧急手术,但结合您既往出血情况,尽早切除方能规避后续风险。” 同时,教授也坦诚告知:“此前出血已造成部分神经损伤,术后症状可能无法完全消失,但会有所改善。”

教授也坦诚:“之前出血已损伤部分神经,术后症状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会有改善。”

  2024年秋季巴教授中国行恰逢国庆假期。10月1日晚,刚抵达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巴教授立即与该院王清专家团队会面,共同确认手术方案。

  10月2日,手术正式开始。无影灯下,巴教授主刀,中国团队密切配合,每一步操作均极为谨慎。历经数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情况:一年后重返正常生活

  术后第1天,郑先生即顺利转出ICU。术后部分功能也逐渐好转。

  术后一年,郑先生已完全回归正常生活,甚至可偶尔参与运动健身。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巴特朗菲教授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现任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擅长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肿瘤切除、神经吻合术及各类椎管内肿瘤手术。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  巴特朗菲教授

  同时,巴特朗菲教授曾接受来自欧洲、中东、北非以及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南非和智利等40个国家的学术邀请,出席400余场国际学术会议或神经外科大会并担任特邀发言人,为世界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尤其是颅底外科和脑脊髓显微外科血管病变治疗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案例来源:文中所述为INC国际巴特朗菲教授于2024年10月2日完成的一例手术。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