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再次出血 从行动功能丧失到独立行走
患者功能显著恢复,重获新生。
"您去年(2025年1月12日)为我父亲实施手术,这是他特意为您挑选的礼物——中国英雄钢笔,您就是我们家庭从天而降的英雄。我们感到非常幸运,仅用2天时间就联系到巴教授,随即迅速转院至苏州,真的非常感谢!"近日,在INC巴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学术交流期间,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江先生一家在术后7个月专程前来致谢。
这份感激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紧急救治历程。在生命危机面前,人类显得如此脆弱......
2025年1月8日,INC接到一位患者家属的紧急求助电话:62岁的江先生本该安享晚年,却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再次破裂出血而陷入危境。与第一次出血症状轻微不同,此次出血直接将患者推向生命边缘:剧烈头痛、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持续加重,最终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病情刻不容缓。
得知INC巴教授正在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家属第一时间联系INC,恳请巴教授提供医疗援助。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巴教授已准备离开中国。经过紧急协调,在联系INC的48小时内,即1月10日,患者成功与巴教授进行了远程视频会诊。即使拥有30多年脑干手术经验的巴教授,也对江先生的病情感到震惊——"此次严重出血是患者既往未曾出现的,为避免进一步恶化,唯一的方法是尽快清除病灶。鉴于情况紧急,建议通过救护车或火车尽快转运。我已调整原定行程,可为他提供手术治疗。"
然而,1000公里的长途转运是否存在风险?
事实证明,正是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转运和手术决策,将江先生从生死边缘成功挽回。家属在咨询结束后,立即通过120急救车将患者从河北转运至苏州——从咨询巴教授到手术顺利完成——全程仅用时72小时。
实际上,在寻求INC国际专家救治的患者中,此类需要紧急转运的案例并不少见。他们都是幸运的,最终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
如今,曾经丧失行走能力的江先生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恢复正常生活。再次见到巴教授时,江先生一家人脸上的阴霾尽散,重现笑容。
紧急求助电话促使国际脑干专家调整行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最担忧再次出血,但真正能够接受手术的却是少数。并非不愿手术,而是手术难度极高......
2025年1月8日|紧急来电
"叮铃铃——"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电话急促响起。听筒那端的声音紧张而急切:"家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导致反复头痛;乏力,双眼视物模糊,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需要拄拐......医生说手术可能导致瘫痪,巴教授目前还在国内吗?能否请他主刀?"回顾江先生的病情历程尤为曲折:2020年MRI已发现第三脑室异常信号,2021年确诊为持续增大的海绵状血管瘤,2024年又出现静脉发育异常合并出血与脑积水。直至2025年1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再次突发破裂出血。谁能想到,"良性"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竟能如此严重?常言"手术风险大"、"建议保守观察",但等待的代价可能是无法承受的......无助、慌乱、彻夜难眠——面对急剧恶化的病情,家人没有犹豫,竭尽全力寻找希望。"这个位置无法手术......""但我们还想治疗,我们还想努力......"若持续保守治疗,幸运的话江先生或许能逐渐好转;若不幸运,则可能陷入昏迷,伴随反复出血与脑积水加重。
一家人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深知——这场生命赌局,他们赌不起,更输不起。
危急时刻,INC团队迅速响应,全力协调患者与巴教授之间的紧急咨询与评估。一场为生命竞速的救援行动全面展开。
1月10日|远程会诊带来希望
视频接通,江先生一家屏息凝神。在屏幕另一端,他们终于见到了被视为最后希望的巴教授。巴教授细致评估后,目光坚定地给出了他们期盼已久的答复:
"我在这个区域完成过多例手术,拥有30年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处理经验,因此深知如何规避所有手术风险,包括血管、静脉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的风险。鉴于患者病情紧急,我可以延长停留时间,为他提供手术治疗。"
点击阅读:INC巴教授2025学术沙龙 | 37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前沿治疗策略
江先生一家毫不犹豫,立即启动紧急医疗转运,火速奔赴苏州。救护车一路疾驰的同时,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已做好全面准备,神经外科团队严阵以待,所有人的心都紧系着这场即将展开的生命救援。
1月12日|生命拯救手术
由巴教授主刀,在中国神经外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一场高难度的紧急示范手术有序开展,江先生脑干中的海绵状血管瘤被成功全切。
"手术顺利。"听到这个好消息,江先生家人激动落泪,连连致谢——"感谢您,您辛苦了!"。
一月份,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
主动干预优于被动等待:选择可控的"拆弹"而非未知的"爆炸"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在于其出血的不可预测性和累积性——首次出血可能症状轻微,但第二次、第三次出血时,神经损伤的程度和危险性都可能急剧上升。每次再出血都是对生命中枢的更严重破坏,都可能将患者推向更严重的瘫痪、昏迷状态......江先生的经历可谓不幸中的万幸。他再次出血后出现的危重状况,甚至令国际专家都为之震惊并为他改变行程。但他最终获得了成功的手术结果——这份幸运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家人绝不放弃的坚持。危急时刻,他们以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行动,为他争取了与命运赛跑中最宝贵的时间。
这再次提醒我们:面对如此危险的病灶,主动干预是打破再出血循环的唯一方式;而果断手术,则是在神经功能发生不可逆损伤之前,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