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导致多次脑出血致肢体无力,能否治愈?

发布时间:2025-07-30 09:14:53 | 关键词:延髓海绵状血管瘤导致多次脑出血致肢体无力,能否治愈?

  50岁欧阳女士罹患延髓海绵状血管瘤,18年间经历三次脑出血。从首次左侧肢体无力、眼球活动异常,到丧失提重物能力,直至右手麻木影响书写功能,病情逐步加重。2023年,面对第四次出血风险,她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2006年寒冬,欧阳女士第一次感受到命运的恶意: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眼球活动异常。初次检查发现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时,医生建议观察

  在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主刀及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团队配合下,成功全切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未出现新增神经损伤。术后首日意识清醒,四肢活动及言语呼吸吞咽功能正常;术后三个月可独立行走,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在国内手术团队的配合下,巴教授成功为欧阳女士手术,全切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无任何新发神经损伤。

病程发展:三次出血进行性加重

  2006年初次发病: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眼球活动异常,确诊延髓海绵状血管瘤,采取观察策略。

  2015年第二次出血:丧失提重物能力(如提米袋)。

  2023年第三次出血:右手麻木导致书写困难。

手术决策关键

  巴教授评估指出:"延髓位置特殊,多数医生回避该区域手术。患者已出血三次并出现新症状,再出血风险高,需手术切除。多次出血已造成组织损伤,功能无法完全恢复。"

术后功能恢复

  术后第一天:意识清楚,四肢肌力正常,言语、呼吸、吞咽功能完好。

  术后三个月:独立行走,生活部分自理。术前担忧的瘫痪未发生。

延髓病变致肢体无力的机制

  延髓作为脑干运动传导核心,其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可形成血肿,压迫或破坏运动神经纤维,导致信号传导中断引发肢体无力。欧阳女士左侧肢体无力即源于此。

多次出血的累积性神经损伤

反复出血造成延髓神经组织不可逆损伤:

  感觉障碍扩展:麻木、刺痛、温度觉丧失从单侧发展至双侧,如患者后期右手麻木。

  平衡功能障碍:持续性头晕、眩晕,步态不稳增加跌倒风险。

  颅神经损害:吞咽呛咳、构音障碍、复视、面肌瘫痪等基本功能受损。

  呼吸循环危机: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节律异常、呼吸暂停或致命性心律失常。

延髓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要点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CCM)具有反复出血倾向,再出血率高于其他部位,可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

  手术全切是根治手段,但因病变位于生命中枢(调控呼吸、心跳、意识),毗邻神经核团及传导束,手术风险极高,易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偏瘫、失语、呼吸障碍)。

巴特朗菲教授确立的手术原则:

  最大限度切除病变

  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脑组织

实施关键:

  根据肿瘤位置形态选择适宜手术入路及脑干安全区切口

  应用精细显微操作技术及术中辅助设备

术中注意事项:

  依据手术部位选择对应入路及安全区

  无绝对安全区,需依赖术中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

  禁止在第十二对颅神经外侧操作

  遵循上述原则结合现代技术,可提升全切率并降低手术风险。

巴特朗菲教授背景

INC国际脑血管专家巴特朗菲教授

  主刀专家巴特朗菲教授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现任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外科研究院血管神经外科主任。擅长领域包括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深部胶质瘤、颅颈交界区病变等。

  学术影响:接受过来自欧洲、中东、北非、东亚及大洋洲等40个国家学术邀请,在全球400余场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担任特邀发言人,尤其在颅底外科及脑脊髓血管病变显微手术领域贡献突出。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