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瘤是什么病?
生长激素瘤是一种垂体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的生长激素细胞。它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垂体瘤,由于生长激素的过度分泌,会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多数生长激素瘤为良性,但也会因肿瘤的占位效应和激素异常分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生长激素瘤病因?
1. 基因异常
部分生长激素瘤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基因的突变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例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 - 1)基因的突变与生长激素瘤的发病相关。MEN - 1基因编码的menin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转录调节等多种细胞活动。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的生长控制机制失衡,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可能会异常增殖,从而导致生长激素瘤的形成。
此外,垂体细胞内的某些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如G蛋白偶联受体基因的突变,也可能使细胞内的生长信号持续激活,刺激生长激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生长激素瘤。
2. 下丘脑调节异常
下丘脑通过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生长抑素)来调节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当下丘脑分泌GHRH过多或者生长抑素分泌不足时,垂体生长激素细胞会受到过度刺激,从而导致生长激素的过度分泌和细胞的增生。例如,下丘脑的病变(如肿瘤、炎症等)可能会干扰其正常的调节功能,促使生长激素瘤的发生。
3. 细胞自身的变化
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自身的内在变化也可能引发肿瘤。细胞内的癌基因激活(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如p53基因失活)会破坏细胞正常的增殖和分化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生长激素细胞就可能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终形成生长激素瘤。同时,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如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变化等,也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促使细胞异常增殖。
生长激素瘤症状表现?
1. 儿童患者症状
巨人症:在儿童骨骼未闭合之前,过量的生长激素会导致骨骼过度生长。患儿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龄人,四肢和躯干的生长比例失调,呈现身材异常高大的特征。例如,在正常儿童每年身高增长5 - 7厘米的年龄段,患有生长激素瘤的儿童身高增长可能超过10 - 15厘米,并且这种快速增长可能持续多年,最终导致身高远超正常范围。
骨骼发育异常:除了身高过度增长外,骨骼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出现异常。患儿可能出现前额突出、下颌增大且前突、手指和脚趾增粗变长等肢端肥大的早期表现。同时,胸廓可能变得宽阔,脊柱可能出现后凸或侧弯等畸形,这些骨骼变化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姿态和运动功能。
2. 成人患者症状
肢端肥大症:成人骨骼已经闭合,生长激素过多主要导致软组织和骨骼的增生。患者会出现手脚粗大,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增宽、增厚,戴戒指和穿鞋子的尺码逐渐增大。面部骨骼也会发生改变,如颧骨突出、下颌骨增大,导致面部轮廓变得粗糙、宽阔,五官比例失调。同时,皮肤会变得粗糙、增厚,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旺盛,患者可能出现多汗、多油的情况。
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由于骨骼和软组织的过度增生,关节会受到压迫和磨损。患者常感到关节疼痛,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和手指关节等部位。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活动范围可能会逐渐减小,出现僵硬和活动受限的情况。例如,手指关节的增生可能导致握拳困难,膝关节的病变可能影响行走。
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生长激素瘤还会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患者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生长激素对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也有影响,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等情况。此外,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可能出现高血压、心肌肥厚等心血管疾病。
其他系统症状:由于身体结构和代谢的改变,还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影响。例如,在呼吸系统方面,患者可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因为舌、软腭等软组织增生,导致气道狭窄。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胃肠蠕动减慢、胃酸分泌增加等情况,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
生长激素瘤检查方法?
1. 血液检查
生长激素水平检测:检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GH)水平是直接的方法。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一次检测可能不准确,所以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采血,包括空腹、运动后、葡萄糖抑制试验后的检测。正常情况下,口服葡萄糖后生长激素会被抑制,如果口服葡萄糖后生长激素不被抑制甚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 1)检测:IGF - 1主要由肝脏在生长激素的刺激下合成,其水平相对稳定,能更好地反映生长激素的长期分泌情况。生长激素瘤患者的IGF - 1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它是诊断和监测生长激素瘤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诊断生长激素瘤的优先选择影像学方法。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垂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与周围组织(如视神经、海绵窦等)的关系。在T1加权像上,肿瘤通常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会明显强化。MRI对于发现微小的生长激素瘤以及评估肿瘤的侵袭性非常有帮助。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在显示垂体瘤的骨质破坏方面有一定优势。它可以帮助观察肿瘤是否侵犯蝶鞍骨质,如鞍底、鞍背等部位的骨质吸收或破坏情况。不过,CT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肿瘤与正常垂体组织的区分不如MRI准确,一般作为MRI的辅助检查手段。
3. 功能试验
葡萄糖抑制试验:这是诊断生长激素瘤的重要功能试验。患者口服75 - 100克葡萄糖后,在规定时间内(如0、30、60、90、120分钟)检测生长激素水平。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其水平下降到1μg/L以下。如果生长激素水平不被抑制甚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瘤。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兴奋试验:对于部分怀疑生长激素瘤但葡萄糖抑制试验不典型的患者,可以进行GHRH兴奋试验。通过静脉注射GHRH,观察生长激素的分泌反应。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度增加,也有助于诊断生长激素瘤。
生长激素瘤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
经蝶窦手术:这是治疗生长激素瘤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蝶窦,然后到达垂体切除肿瘤。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能够直接切除肿瘤组织。对于大多数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和部分大腺瘤,经蝶窦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手术过程中,借助显微镜或内镜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切除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如视神经、海绵窦等)的损伤。
开颅手术:当生长激素瘤巨大,向鞍上、鞍旁广泛生长,或者与周围重要结构(如视神经、海绵窦等)粘连紧密,经蝶窦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时,需要考虑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便于处理复杂的肿瘤情况,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如感染、出血、脑脊液漏等。
2. 药物治疗
生长抑素类似物:这是治疗生长激素瘤的重要药物。如奥曲肽、兰瑞肽等,它们能够模拟生长抑素的作用,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这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生长激素和IGF - 1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如肢端肥大的表现会逐渐减轻,关节疼痛也会有所缓解。同时,它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生长,缩小肿瘤体积。
多巴胺激动剂:对于部分生长激素瘤患者,多巴胺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也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它们主要通过下丘脑 - 垂体轴的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对部分患者可以降低生长激素水平,但总体疗效不如生长抑素类似物。
GH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是一种GH受体拮抗剂,它可以直接阻断生长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IGF - 1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过,它对肿瘤体积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对于手术残留的肿瘤组织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常规放疗。它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常规放疗可能会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如放射性脑损伤、垂体功能减退等。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需要精确计算辐射剂量和照射范围,以尽量减少副作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包括伽马刀、射波刀等。SRT是一种精确的放射治疗方法,它可以将高能量的射线聚焦在肿瘤靶点上,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适用于较小的生长激素瘤(一般直径小于30mm)或者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组织。
生长激素瘤复发?
1. 复发原因
肿瘤残留:手术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全切除肿瘤,残留的肿瘤细胞会继续增殖,导致复发。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如视神经、海绵窦等)粘连紧密,为了避免损伤这些组织,手术难以彻底清除肿瘤。例如,当肿瘤侵犯海绵窦壁或视神经鞘时,可能会有部分肿瘤组织残留。
肿瘤细胞特性:某些生长激素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侵袭性。即使手术切除了大部分肿瘤,这些细胞仍可能在局部复发或者通过脑脊液等途径扩散到其他部位。例如,一些侵袭性生长激素瘤会沿着神经纤维、血管周围间隙生长,很难通过手术完全清除。
2. 复发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生长激素和IGF - 1水平检测)和影像学检查(MRI或CT)。一般在术后第1年每3 - 6个月检查一次,之后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检查间隔时间。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肿瘤是否有复发的迹象,如生长激素或IGF - 1水平升高、影像学上发现新的肿瘤结节等。
症状观察: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果患者原本已经改善的肢端肥大症状再次出现,如手脚重新开始增大、面部骨骼再次变形,或者出现新的内分泌紊乱症状(如血糖升高、关节疼痛加重等),可能提示生长激素瘤复发。
生长激素瘤术后护理?
生长激素瘤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伤口护理:手术后患者会有伤口,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可以定期用温水浸过拧干的毛巾擦洗身体,但要避免水太冷或太烫以及湿哒哒的毛巾刺激伤口。
心理调适: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需要保持愉悦但淡定的心情,不要大喜大悲,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饮食调整:手术后患者需要吃清淡但有营养的流质食物,如葡萄糖水、去掉骨头的猪骨汤等。这些食物可以补充患者手术过后急需的营养,促进身体的恢复。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
定期复查: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相关激素水平以及身体变化。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降低复发风险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