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血管瘤

脑干手术后能否二次开颅?濒临瘫痪患者二次手术成功恢复行走!

发布时间:2025-07-03 09:03:18 | 关键词:脑干手术后能否二次开颅?濒临瘫痪患者二次手术成功恢复行走!

  “短期内能否进行二次开颅手术?”

  “开颅手术效果不理想,症状未缓解,肿瘤未切净,还出现新症状。还能再做一次开颅手术吗?”

  “第一次开颅手术效果不佳,多久后可以进行第二次手术?”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吧~”

  三个月?真的需要如此之久吗?事实上,二次开颅在脑瘤患者群体中并不少见。两次开颅手术的时间间隔并无严格限定,需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恢复状态及手术目的。为何需要二次开颅?

  首次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残留较多);

  肿瘤复发或进展(即使少量残留也可能再生);

  高度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复发)。

  ...

  43岁女性患者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于外院手术后症状恶化濒临瘫痪,巴特朗菲(Bertalanffy)教授在首次术后两周内紧急实施二次手术成功解除神经压迫,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3岁患儿因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首次手术后残留导致面瘫,经巴教授二次手术实现肿瘤全切,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重现笑容!

  一个个经历二次手术的患者实例证明:首次手术的选择直接奠定了治疗效果的基础。但即便初次手术未达目标,通过审慎评估后进行的二次干预,仍可为患者争取良好的功能预后。

01. 43岁女性濒临瘫痪,巴教授紧急手术逆转危局!

  该女性患者最初因三叉神经感觉异常检查发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于外院接受手术。然而术后状况急转直下:出现左侧半身麻木、构音障碍、复视,甚至无法行走!距离首次手术仅两周,病情危急,巴教授果断为其施行紧急二次开颅手术。凭借丰富的经验与精准的操作,巴教授成功解除了神经压迫。术后,患者逐步恢复行走能力,重拾生活信心!

左侧半身麻木、构音障碍、复视,甚至无法行走!
距离第一次手术仅两周,情况危急,巴教授果断为其进行紧急二次手术。

02. 3岁患儿重获健康!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二次手术实现全切

  一名3岁小患者曾于其他医院接受过手术,但因肿瘤位置复杂,部分病灶未能切除,术后还出现了外展神经麻痹和面瘫,令家长忧心忡忡。在巴教授的精湛手术下,肿瘤最终被完全切除!孩子不仅摆脱了疾病困扰,神经功能也获得良好恢复,预后理想。照片中的他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中,面瘫症状已消失。

由于肿瘤位置复杂,部分病灶未能切除,术后还出现了外展神经麻痹和面瘫
在巴教授的精湛手术下,肿瘤被完全切除!孩子不仅摆脱了病痛折磨,神经功能也得到良好恢复,预后良好。

03. 二次开颅后能否治愈?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全切可望治愈

  需明确,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性肿瘤,而是由众多薄壁血管构成的异常血管团(海绵状血管畸形),可发生于体表或体内。绝大多数情况下,此病可通过手术治愈。少数患者的问题在于存在多发病灶,即身体多处存在病变,后续出现的症状很可能是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而非原切除部位复发。

  在巴教授主刀的300多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90%以上术后获得良好预后,术后后遗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极低。

  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一种在血管造影上难以显影的低流量血管病变,约占所有血管畸形的10%至15%。其中约20%的中枢神经系统CM位于脑干。尽管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BSCM)发病率低且属良性,但其自然病史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与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进而导致潜在的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过去,由于切除这些病变常伴随较高手术并发症风险,BSCM曾被视为手术禁区。自1928年Dandy首次成功切除BSCM以来,显微外科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近二十年间,包括巴教授在内的学者发表了关于BSCM手术治疗的鼓舞性研究成果。

1991年以来报道大脑深部及脑干手术的相关研究中,巴教授(Bertalanffy)的名字多次出现。

1991年以来报道手术治疗大脑深部及脑干的相关研究,巴教授的名字赫然在目。

▼巴教授2022年于英国海绵状血管瘤联盟课程讲演截图:专注脑干手术30余年,拥有30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经验。

巴教授2022年于英国海绵状血管瘤联盟的课程讲演截图:专注于脑干手术30多年,拥有着300多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经典案例。

  然而,此类病变的治疗,尤其是位于脑干深部者,仍是重大挑战。鉴于目前关于BSCM自然病史的数据有限,其治疗时机与方法的选择仍存争议。文献中可见保守观察、放射外科治疗及显微外科切除等策略的相关数据。考虑到BSCM的自然病史,其再出血风险在不同研究系列中差异显著(0.6%至60%不等),具体取决于既往是否有出血史以及手术本身带来的并发症风险。由此可见,为每位患者,尤其是深部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方法极具挑战性。

  BSCM的自然病史表现较差,与幕上CM相比,其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及症状性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更高。因此,手术目标应为稳定病情、预防再出血,从而阻止疾病进展。据部分研究系列报道,BSCM患者的年再出血风险介于0.6%至60%之间,具体取决于既往出血情况。BSCM是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一个独特亚组。尽管文献报道的CM出血率存在差异,但位于脑干的CM出血表现更为常见,且手术切除的技术难度更大。据统计,无既往出血史的患者,CM年出血率平均为每病灶0.7%至1.1%。而对于有既往病灶出血史的患者,此风险显著升高(接近4.5%,最高可达60%)。鉴于脑干部位的CM更易出血,通常推荐手术治疗。此建议的潜在益处被认为超过了手术可能带来的术后神经功能损伤风险。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