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及眩晕感,几分钟后恢复正常?此类症状需高度警惕!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出的预警信号,所谓“小中风”。
通俗比喻可以帮助理解:脑血管系统类似家庭电路,TIA相当于电路"跳闸"现象。因血栓或动脉斑块阻塞血管,导致大脑短暂缺血数秒至数十分钟,当堵塞物被血流冲开后,血供恢复,症状消失。
但需重点注意:跳闸本身不是最危险的,真正危险的是其提示的潜在风险——血管系统可能已存在老化病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电路烧毁"即脑梗死。
典型临床表现
以下症状属于TIA典型表现,需正确识别:
视觉障碍:单眼突发黑蒙、视物重影或雾感
肢体症状:单侧手脚麻木无力,持物坠落,行走偏斜
语言功能:突发言语含糊,表达理解双向障碍
头部症状:剧烈头痛眩晕,平衡功能丧失
关键特征:症状通常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完全缓解,正因如此易被忽视。但临床数据显示,TIA发作后7天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高达10%,必须严肃对待。
FAST快速评估原则
采用FAST原则进行快速识别:
面部(Face):嘱患者微笑,观察是否出现单侧面部下垂或不对称
上肢(Arms):要求双上肢平举,检查是否存在一侧肢体无力或抬举困难
语言(Speech):让患者重复简单语句,判断有无构音障碍或理解异常
时间(Time):出现任一项阳性体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治疗时间
家庭急救要点
家庭应急处置需避免常见误区:
禁止喂水给药:避免因呛咳或意识障碍导致窒息风险
减少不必要的移动:保持平卧位,头部侧偏防误吸
备妥病史资料:准确告知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基础疾病等关键信息
风险人群管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通常持续10-60分钟可自行缓解,易被患者忽视。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或存在长期熬夜、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


胶质瘤
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脊索瘤

沪公网安备31010902002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