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松果体肿瘤

松果体囊肿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1-12-24 14:04:18 | 关键词:
  松果体,是大脑的一小部分。不幸的是,今天这个地区的功能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尽管如此,证明是合成的褪黑素,影响下丘脑-垂体系统。此外,这个腺体的秘密负责人体生物节律的同步,例如,使睡眠和觉醒正常化。
 
  此外,松果体分泌的物质可以控制生长激素的合成,减缓肿瘤的生长发育。据信,大脑的这一部分对青春期有直接影响,并负责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松果体囊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全部功能。有时她的症状是看不见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囊肿的存在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松果体囊肿?
 
  即使在现代诊断方法的帮助下,也不总是能够找到松果体中出现良性结构的原因。然而,有两个常见的原因:
 
  松果体囊肿通常是褪黑激素流出受损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秘密积聚在腺体中,逐渐形成实体肿瘤。
 
  此外,囊肿可能是寄生虫病的结果。例如,包虫病导致这一结果。绦虫幼虫渗透到腺体中,在自身周围形成一层保护壳,全部的代谢产物都在其中分泌。因此,一个无害的肿瘤较终会变成一个囊肿。
 
  松果体囊肿检查
 
  无症状的松果体囊肿通常在神经影像学检查时被偶然发现。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1000次连续MRI,发现≤12岁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真性松果体囊肿(直径≥5mm)发生率分别为0、1.8%和2.6%。其主要意义在于其与松果体细胞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畸胎瘤等囊性肿瘤的鉴别。
 
  在CT上,松果体囊肿的密度低于脑脊液,偶尔有近期囊肿内出血的证据。囊壁可能会显示增强,约一半病例的囊壁内存在钙化[110]。病灶应具备下列全部MRI特征才能认为是典型松果体囊肿:
 
  ●圆形或卵圆形信号异常区域集中在松果体隐窝内
 
  ●T2加权像显示内部信号均匀
 
  ●T1和T2加权像显示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等,即T1加权像相对于白质呈低信号且T2加权像呈高信号
 
  ●没有边缘分叶和结节状增强
 
  ●囊壁厚度<2mm
 
  高分辨率MRI可见松果体囊肿内部具有细微小梁或分隔,但不应有其他PPT特征,例如增强后图像显示囊壁内部或结节状增强。
 
  自然病程
 
  大多数松果体囊肿无症状,并保持多年不变,有些囊肿甚至自发塌陷。一篇报道对32例松果体囊肿患者进行连续MRI检查,随着时间的推移,75%的囊肿保持稳定,而16%的囊肿缩小或完全消退,只有8%的囊肿增大[66]。另一项研究纳入了26例偶然发现的未确定松果体病灶患者,病变范围从拟诊良性囊肿至松果体肿块不等,MRI随访7个月至8年显示全部病灶均稳定[112]。还有一项研究对有松果体囊肿的106例儿童和年轻成人平均随访3年,发现98例大小无增加且影像学表现无变化,6例增大,另2例影像学特征有变化但不伴囊肿生长。松果体囊肿变化或生长的患者平均年龄是5.5岁。
 
  有症状的囊肿
 
  有症状的松果体囊肿通常比偶然发现的松果体囊肿要大。有症状的松果体囊肿较常见于21-30岁的年轻女性,由此推测松果体囊肿的病因与激素影响有关。症状可能源于导水管受压所致脑积水、大脑大静脉梗阻,或丘板受压所致Parinaud综合征。
 
  治疗
 
  小的无症状松果体囊肿无需治疗。如果囊肿通过引起脑积水而导致症状出现,可考虑几种治疗选择。不常规脑脊液引流作为治疗,因为没有组织学确诊,而且可能无法好转直接占位效应引起的症状。有些人认为开颅或立体定向囊肿切除是长期治愈的确定,还可避免对脑脊液分流术的需求。
 
  立体定向囊肿穿刺抽吸可缓解占位效应,同时能提供组织学诊断。一般来说,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手术,不过单纯抽吸后的复发风险尚不明确。可考虑将放射性磷32(phosphorus 32,P32)灌注入囊腔来治疗复发性囊肿。
 
  一些学者主张对典型松果体囊肿进行影像学随访,以证实其随时间推移的稳定性,是对于>10-14mm的囊肿,这是基于囊肿可能增大或出现症状的假设,而有些学者提倡若没有非典型特征或症状,仅行临床随访。还有人建议,对松果体囊肿可进行临床随访,而非采用连续影像学检查随访。然而,各个临床医生和患者对影像学随访的偏好可能有差异。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出国治疗案例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