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胶质瘤

丘脑-中脑胶质瘤高难度手术成功,术后首日即显显著恢复

发布时间:2025-08-23 21:34:58 | 关键词:丘脑-中脑胶质瘤高难度手术成功,术后首日即显显著恢复

  在巴教授2025年中国巡回医疗期间,一位13岁的患者新城(化名)的病情始终备受关注。肿瘤边界不清,且位于神经外科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手术禁区"丘脑-中脑区域。该区域手术路径狭长,操作空间有限,却分布着大量关键神经和血管结构,手术容错率极低。

手术路径狭长,可操作空间小,却遍布着无数条掌握命脉的神经和血管,手术容错率几乎为0

  当巴教授开颅显露肿瘤时,术中发现的情况使手术难度进一步增加——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完全被肿瘤组织包裹侵蚀,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条重要动脉直接穿过肿瘤实质!

肿瘤边界不清,且位于神经外科中极具挑战性的“手术禁区”丘脑-中脑

  这意味着手术必须在完全不触动、不损伤这条关键血管的前提下,将血管从肿瘤组织中完整分离,其难度堪比从凝固水泥中完整取出深埋的钢筋,整个过程风险极高。

  医疗团队的心情随之紧张起来,手术能否顺利完成?患儿的肿瘤能否安全切除且不遗留任何并发症?然而,巴教授始终保持沉着冷静,凭借高超的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逐步剥离肿瘤组织,最终成功完成手术。原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团队成员既敬佩巴教授的精湛技术,也为患儿获得新生而欢欣鼓舞!

  当巴教授走出手术室,告知新城家人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时,不禁竖起大拇指表示肯定。术后仅24小时,这个曾被多位医生认为无法手术的男孩就恢复了往日活力,能够盘腿坐在病床上自主活动。术后第3天,他已经完全能够独立行走!

术后仅仅1天,这个曾被医生认为不能手术的男孩就已恢复了往日的活力,盘腿坐在病床上的他活动自如,术后第3天,更是完全能够独立行走

  患儿家人没有被"不能手术"的论断吓倒,从未放弃寻找治疗希望。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这次手术,他的生命终于迎来转机。

2025年8月

PART 01 儿童视力障碍:竟发现颅内肿瘤

  在这次手术之前,这个胶质瘤已经在新城体内潜伏长达6年之久。2019年,新城经常主诉颈部不适、低头困难,在当地医院检查后仅发现轻度脊柱侧弯。然而不久后,他开始出现视力模糊症状,引起父母警惕,遂决定带孩子进一步检查。看到检查结果后,父母震惊地发现孩子颅内竟然存在肿瘤!

  父母决心为孩子清除这个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但医生的建议却如一盆冷水浇下:"肿瘤已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可先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缓解症状。但由于肿瘤位于右侧丘脑-中脑区域,手术风险过高,不建议行肿瘤切除术。"听到这个结论,父母感到无比无助,只得于2019年按医生建议先行三脑室底造瘘术,以缓解当前症状。

  然而肿瘤一日不除,家人一日不得安心。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城的视力问题持续恶化,每年近视度数增加约200度。于是他们开始了漫长求医之路,希望能找到愿意并能够实施手术的医生......

PART 02 "患儿绝对需要手术干预,而非保守观察!"

  经过广泛寻访,新城父母了解到一位尤其擅长脑干手术的国际专家——德国巴特朗菲教授。令人欣慰的是,巴教授给出了可以手术的明确答复,这让家人看到了治愈的希望!新城家长通过视频咨询巴教授

  巴教授明确表示:"我可以为患儿提供手术治疗,他绝对需要手术干预而不是继续观察。建议今年内安排患儿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们可以明确所有问题并进行手术,这将使孩子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不手术)孩子的视力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也是选择手术而非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巴教授:我可以提供手术治疗,患儿绝对需要采取手术干预,而不是置之不理。他们最好在今年内就让患儿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们可以明确所有问题,并进行手术,这将使孩子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不手术)孩子的视力可能会更加恶化,这也是不应该选择观察而应进行手术的另一个原因。

  "脑室造瘘术约可解决80%-90%的脑积水问题,但无法达到100%效果。即使到现在,脑室仍较正常稍大,这是脑积水的后遗表现。通过手术,我们能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这比单纯的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更有效。因为手术造口更大,脑脊液可自由流动,从而可能改善下丘脑相关问题,而无需直接干预下丘脑,仅通过解决脑积水问题即可实现。"

PART 03 高难度手术成功,术后首日即显活力

  根据巴教授术前评估,新城的肿瘤切除难度较高,不仅因为肿瘤位于脑干中脑-丘脑这一核心功能区,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因肿瘤边界不清。正常脑组织与肿瘤组织之间缺乏清晰分界线,而是呈现渐变、浸润性生长区域,这导致手术难度极大,对术者操作精度要求极高。

  面对这一挑战,巴教授除了凭借过硬的手术技巧外,还展现出近乎本能的"感知力"。他仅依靠四要素完成肿瘤剥离:到达病灶部位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色泽;使用0.2mm精细双极电凝镊尖端感知病灶质地;通过术中毫米尺测量,与术前MRI病灶测量数值对比;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数据。

  巴教授为此次手术做了充分准备,但术中发现的情况使手术难度进一步提升——肿瘤与血管组织紧密粘连,解剖关系异常复杂。该区域血管本身就是供应生命中枢的"核心命脉",而术中见血管纵横交错,肿瘤被致密血管网包裹、穿行,每一步分离都极其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大出血,或因血管损伤导致供血区脑组织梗死,造成灾难性后果。

巴教授为这场手术做了充分的准备,而当手术真正开始后,情况却有了一些不同,令整场手术难度再增——肿瘤与血管“长在了一起”,关系异常复杂。

  尽管难度增加,巴教授仍保持谨慎细致的操作。对他而言,一双"神奇之手"能在瞬息之间——0.5秒内,一气呵成地在搏动的动脉上完成完美剥离。锋利的剪刀轻触,分离血管和蛛网膜,毫厘不差,动脉完好无损。

对巴教授而言,他的一双“神奇之手”能在瞬息之间——0.5秒,一气呵成,在搏动的动脉上完成一次完美剥离。锋利的剪刀轻触,分离血管和蛛网膜,毫厘不差,动脉无损。最终,肿瘤被一点点剥下,整场手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

  最终,肿瘤被逐步剥离,整个手术过程有惊无险,顺利完成!走出手术室后,巴教授向新城父母告知好消息,并耐心解释手术情况。看着家人逐渐舒展的眉头,所有人都感到欣慰,因为手术成功意味着新城即将开启全新人生。

  术后仅24小时,儿童强大的恢复能力开始显现。新城不仅恢复清醒,无任何神经功能损伤,更让家人惊喜的是,孩子已经能够活力十足地盘腿活动!随着术后第2天、第3天的到来,孩子的恢复进展令人惊叹:从需要搀扶到独立行走,这位小勇士仅用了短短24小时!新城父母感恩地记录下这些瞬间,虽然画面静止,但所有人都明白,属于新城的全新人生即将启航!

 

案例来源:巴教授2025年8月19日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手术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