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胶质瘤

周五开启与巴教授面对面 | 脑干胶质瘤疯长125%,早期手术为何成关键?

发布时间:2025-03-27 13:52:48 | 关键词:脑干胶质瘤疯长125%早期手术为何成关键

本周五,将正式开启与巴教授的面对面咨询。

  本周五,将正式开启与巴教授的面对面咨询。由于巴教授来华行程时间有限,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尽早咨询,这也是及时制定治疗策略、慎重考虑是否手术的基础,众多疑难脑瘤患者及其家属因此得以明确下一步的治疗方向,重获战胜疾病的信心。点击阅读:巴教授周五面对面咨询开启 | 癫痫发作、脑干出血…被脑瘤“背叛”的他们该如何应对?

  胶质瘤作为常见的脑肿瘤之一,何时手术成为患者在咨询巴教授时的常见问题之一。其实巴教授对这一问题早已做出回答——“胶质瘤手术越早越好,实际上胶质瘤从不停止生长,等待会让肿瘤变得越来越大,早期手术基本上是非常重要的!”

  巴教授往期中国示范手术中就曾为一名保守观察,肿瘤却疯长125%的脑干胶质瘤患者成功手术,低级别≠低风险!

  21 岁的张远(化名),一名高校研究生,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年轻,脑子里面居然出了问题。脑积水导致的反复的剧烈头痛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学业。分流术后症状消失,张远重新回到校园。当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和呕吐时,竟然查出了脑瘤。小小肿瘤直径约8mm,但是当地医生却表示无法手术……“被动等待”中,这个肿瘤却在不断长大,直至18mm!

手术非做不可

  张远父亲:“手术非做不可?”

  巴教授:“肿瘤长得越大,压迫症状越多,而且又是在脑干部位。举个例子,比如坐飞机,你不用考虑飞机飞多高,什么时候应该给油等,这都是由机长决定的,你只要放心做就行。”

  张远:“相信巴教授!”

  张远的肿瘤究竟在哪?为何手术迟迟不敢推进?

  脑干中脑手术犹如在生命中枢精准排雷,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要避免损伤控制呼吸、心跳的神经核团及传导通路,毫米级的误差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中脑位置示意

中脑位置示意

  中脑顶盖胶质瘤虽属可切除的"背侧外生型"肿瘤,但因紧邻中脑导水管,易引发脑积水和颅内高压,危及生命。虽然分流术可暂时缓解症状,但肿瘤持续压迫周边神经(如脑干、松果体)会导致不可逆损伤。与多数患者一样,张远一家误以为这个"懒癌"生长缓慢,选择保守观察,期待"有变化再手术"——这种侥幸心理往往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点击阅读:中脑顶盖肿瘤“懒癌启示录“——切还是不切,这是个问题

  一直等、等,肿瘤不断增大,两月内激增6mm!

  仅仅过去一年半,2022 年 8 月,张远病情再次加重,眼球活动受限,眼球向下运动困难,后脑勺偶然还会感到麻木或疼痛。复查磁共振提示肿瘤增大,此时肿瘤最大直径 12mm,一年半内生长4mm。

  然而,这个肿瘤不曾停止生长,2022 年 10 月复查核磁提示肿瘤增大,自行测量肿瘤大小约 18mm,两月内生长6mm!

然而,这个肿瘤不曾停止生长,2022 年 10 月复查核磁提示肿瘤增大,自行测量肿瘤大小约 18mm,两月内生长6mm!

  肿瘤正以惊人的态势恶化,再拖下去,纵使是巴教授这样的脑干手术大咖,也无法为其手术。

  这样一个情况是张远一家未曾想到的,下一步怎么办?

  “病人不能等太久”,直到找到巴教授,他们才有了明确的方向。

  咨询报告回复:这个中脑肿瘤是有明确的手术切除指征,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肿瘤尺寸不断增大。长时间等待只会给肿瘤更多的生长机会,并对脑干产生威胁,从而(加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状态。

INC德国<a href='/guojizhuanjia/Bertalanffy.html' target='_blank'><u>巴特朗菲</u></a>教授咨询结果截图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咨询结果截图

  脑干-中脑顶盖胶质瘤巴教授手术全纪录

  2022年12月3日,张远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巴教授主刀的示范手术。术前计划好,术中按计划,术后才能达成最好的效果!

  巴教授凭着四样东西判断肿瘤大小:打开之后通过肉眼去看;凭手中感觉,到底是硬还是软,质地如何,区分肿瘤边界;术中电生理监测区分边界;看心跳变化。最终这台高难度的脑干手术终于顺利结束,肿瘤得以切除。

巴教授凭着四样东西判断肿瘤大小

  术后第一天教授查房时,张远意识清醒,能进行交流,术前担心的昏迷、瘫痪真的没有在这个大男孩身上发生。

  术后病理报告为2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预后相对较好。

术后病理报告为2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预后相对较好。

  巴教授术后半年随访中,影像显示肿瘤没有残留,更没有复发。

巴教授术后半年随访中,影像显示肿瘤没有残留,更没有复发。

  犹豫了那么久,这一次为何“冒险”手术?

  为了阻止肿瘤更多的生长机会,并对脑干产生危险,从而加重张远的症状。对于曾经的手术禁区“脑干”仍是难题,为何张远这一次甘愿“冒险手术”,他当然知道,一旦手术出了问题,可能危及生命,可是他依然这样选择,这是为什么?

  这首先来源于医生的精湛的技术和自信。巴教授术前谈话中提到,“这并不是此次示范手术中最难的,而是一个很正常的手术”。INC第四届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上,巴教授进行了主题为《Surgical treatment of brainstem glioma 脑干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的精彩演讲,回顾了自己1974-2024年,携手脑干50年的“love story”。演讲中,他重点阐述了哪些类型的脑干胶质瘤适合手术治疗,并分享了多个他亲自操刀的典型手术案例。这些案例中,大多数都达到了大体全切除,还有近乎全切除,即达到 90%。这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有力佐证了脑干并非禁区,尤其是在胶质瘤方面,低级别胶质瘤更是手术的最佳适应症。

巴教授进行了主题为《Surgical treatment of brainstem glioma 脑干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的精彩演讲,回顾了自己1974-2024年,携手脑干50年的“love story”。
巴教授发表论文及专著

巴教授发表论文及专著

  其次,远程咨询时,巴教授在和他解释时强调了一点:尺寸变化大,一定要早做,不要等,如果再等,连手术机会都没有了。

  INC胶质瘤专家领衔欧美四大神外中心联合研究揭示:早期手术对无症状低级别胶质瘤的总体生存益处

  无症状真的就是一点症状都没有吗?很多病人发现低级别胶质瘤时,往往觉得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认为疾病不重。然而经过认真检查,发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无症状病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低级别胶质瘤不能等待观察。如果等神经损伤加重或出现新损伤再治疗,造成的结果就难以弥补了。当然前提是手术治疗的代价不会比观察等待的代价高。

  INC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美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Mitchel Berger教授联合多位教授,基于从美国、法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四个专门的神经肿瘤学中心收集临床数据,以确定影响早期接受无症状LGG手术的患者的预后和存活率的因素。研究发现:对于无症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而言,早期手术是安全的,并且正在成为改善无症状患者生存预后的最佳临床选择。

论文截图

论文截图

  后记

  "再等等看"是胶质瘤治疗中的危险误区!许多患者因忽视头痛、头晕等不典型症状而延误就诊,或在确诊后因犹豫不决、辗转求医错过最佳时机。更可怕的是,胶质瘤的恶化往往呈加速度发展——前期可能缓慢,但一旦进展,短期内就会丧失手术机会。我们见过太多病友因"保守观察"一拖再拖,最终从"可手术"变成"不可手术",追悔莫及!

  相关阅读:

  你以为是「带瘤生存」,没想到脑瘤竟从2级恶化到4级!

  没症状≠没危险,症状轻≠不用手术!了解一下脑瘤恶化概率有多大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