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怎么治疗?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手术案例交流

发布时间:2022-08-29 17:00:41 | 关键词: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怎么治疗

  脑室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实质内型没有区别,一般来说,在CT扫描上,由于血池效应、钙化和近期出血,高密度区域的出现、病灶周围水肿的消失以及轻度或无增强,提示为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图像上,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具有混合的信号强度。在T1和T2加权像上,高信号强度与高铁血红蛋白的存在相关,低信号强度与病灶内的钙化和纤维化相关。低信号强度的外围边缘与含铁血黄素的顺磁效应相关。

  保守治疗适用于位于幕上实质的无症状性CH。然而,位于三脑室的海绵状血管瘤,被重要的结构所包围,是特别危险的。还记录了这些损伤显示出快速增长,导致的发病率。由于这些原因,三脑室出血需要更的治疗。如表中所示手术后,80%的患者无症状或初始症状有所好转。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脑积水,在4例患者中观察到。术后死亡率为6.9%(2/29)。如我们的病例所示,需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大的病变经常累及下丘脑。因此,应仔细解剖病变,以防止下丘脑受损。为了减少这种并发症,较大限度地减少含铁血黄素染色组织的切除和保留相关的发育性静脉异常是关键。此外,在对埋藏在具有关键神经功能的软组织中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手术时,应在观察到由出血引起的表面变化后,在较短的轨迹上尝试对病变进行初步解剖和切除。考虑到这些原则,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可以提供一个直接、短的通道进入三脑室,并广泛暴露病变。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手术案例交流:

  26岁的研究生浩然是位热爱学习、生活和旅游的帅气男生。2021年暑假,他去西藏旅游结束后,开始频繁头痛、头晕,起初以为是离开高原后的“醉氧”反应,可是两个月后症状依然没有好转,去医院检查发现三脑室约14×13×10mm大小的病变,疑似海绵状血管瘤。

  由于病变部位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术中稍有不甚就可能导致面瘫、瘫痪甚至终生昏迷,因此国内医生建议保守治疗。

  可是,脑瘤随时可能出血威胁生命,浩然一家人坚持要找到能够根治脑瘤、避免严重后遗症的治疗方案。经过多方查询,他们联系到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并咨询到国际颅底手术教授巴特朗菲教授咨询病情。

  教授表示,患者已有手术指征,建议尽快手术,肿瘤切除率约全切,风险低于1%。收到教授咨询意见后,浩然一家人立即决定赴德国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成功顺利全切肿瘤,无新发功能神经损伤,术后无并发症。术后4天浩然即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术后2周恢复良好出院。

  术后3个月回放时,浩然恢复如常,他诚挚表示:“感谢INC和巴教授把我从绝望中解救出来,以后每一次的诗和远方我都会心怀感恩。”

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案例

  浩然治疗时间线总结:

  2021年9月:身体出现不适,检查发现三脑室海绵状血管瘤,保守治疗;
        2021年11月:症状加重,出现头昏脑涨、没精神,复查核磁提示病灶增大并伴出血,建议进行手术,但提示手术风险很大;
        2021年12月:远程咨询INC德国巴教授,巴教授表示“可以手术,可以全切全切,手术风险很低”;
        2022年1月:春节前夕赴德国INI接受巴教授手术,顺利全切海绵状血管瘤。2022年5月:INC患者定期回访,浩然恢复良好。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出国治疗案例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