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感冒”变脑瘤!18岁学生120跨省转运,中外专家成功救治桥臂海绵状血管瘤

发布时间:2025-04-14 17:24:48 | 关键词:18岁学生120跨省转运中外专家成功救治桥臂海绵状血管瘤

  18岁少年突发桥臂海绵状血管瘤出血,被120紧急送往北京某医院,情况危急。在被告知手术风险大的情况下,鹏鹏一家当机立断,紧急寻求巴教授示范手术。再次从北京120医疗转运到苏州,一场从北京到苏州的医疗接力在救护车上展开,最终巴教授主刀下,中德专家联合完成“生命禁区”的精准救治。

  令人疑惑的是,起初鹏鹏的症状仅仅被当作普通感冒,为何病情会急剧恶化?桥臂这个部位究竟处于大脑的什么位置,又为何这里的手术如此棘手?

  当你误入一场才艺表演的选拔赛,你会看到什么“大场面”?

  马拉松运动员:我可以坚持跑10公里不休息!

  杂技演员:这有什么,我可以做到单脚站在钢丝上保持平衡,不掉下来。

  射击者:哼,你们的手肯定都没我稳,百米之外我可以准确定位任何移动的物体,还能正中靶心!

  桥臂:你们说的这些,其实有我的功劳。我不仅可以调节身体的平衡,还可以协调随意运动,让你们的各项运动都能顺利、平稳、准确地进行哦。

桥臂

  桥臂又称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MCP),连接脑桥和小脑,是3对小脑脚中最大者,是连接大脑皮质和脑桥、小脑的中继站。这两条位于脑桥两侧的神经通路,像一对精密的电缆,日夜不停地在小脑和大脑之间传递着重要指令。它们由数百万根神经纤维组成,专门负责运送运动指令,让我们能够完成走路、写字、弹钢琴这些看似简单却需要精密协调的动作。

  桥臂就像一位全能的协调员,默默管理着我们的肢体平衡、动作精度和技能学习。当你边走路边看手机却不会摔倒时,当你流畅地写下一个个汉字时,甚至当你学会骑自行车后永远忘不掉那种平衡感时,都是桥臂在背后辛勤工作的结果。它确保我们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然而,一旦有“东西”盯住桥臂,这些“才艺”也会随之失灵……桥臂病变的病因复杂多样,可涉及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肿瘤、感染、中毒、代谢等,临床表现相似,需要在临床上仔细询问病史、结合查体、影像学检查等,谨慎做出诊断。

  当桥臂发生病变时,这个“运动协调指挥官”的失灵会引发一系列令人困扰的症状:患者可能像醉汉一样步履蹒跚,走路时不由自主地偏向一侧;手臂会变得笨拙不协调,简单的端水杯动作可能演变成“洒水”;说话时可能像卡带的录音机,出现断断续续的构音障碍;眼睛则可能看到重影,仿佛世界突然开启了分身模式。更令人困扰的是,那些曾经熟练的骑自行车、系鞋带等动作会突然变得陌生,就像身体突然忘记了记忆深处的程序代码。这些症状组合在一起,医学上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正是桥臂这个信息中转站出现故障的典型表现。

  若病变累及到周围区域,还可能出现面瘫、偏瘫、感觉障碍、眩晕或听力障碍、头痛或意识障碍等……

肿瘤

  以为是“感冒”,没想到竟然是脑瘤

  2024年7月10号,鹏鹏出现头晕、右侧耳鸣、右面部麻木和舌麻木等,起初以为是“感冒”引起的,未予以重视。

  症状没有消失反而像幽灵一样缠着他。在家人的催促下,前往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头颅MRI检查却发现脑干及右侧桥臂区异常信号,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在医生的建议下保守观察。

mri影像

  没想到病情进展如此之快,检查完仅仅过去3天,鹏鹏头晕症状加重,行走不稳,视物重影,由急诊120送至北京某医院。医生告知需要手术,但风险高,术后会有并发症。

  此时鹏鹏右耳听力已基本丧失,父母陷入极度忧虑。“当时他发现这个病以后就特别紧张,这个病反正挺严重的,多处求医,给出的结果是会有后遗症。北京我也去住了6天,我旁边有一位刚做完手术的就是失败了。从得了这个病以后特别的焦虑,简直就是一天一天都睡不着觉,特别煎熬。我最担心的是当时北京医院说的是手术后,左侧支配平衡度很差,这样我接受不了,我孩子也接受不了。”

  为何从北京紧急转运到苏州?

  孩子的病情急剧恶化,父母心如刀绞,日夜奔走,疯狂查阅资料、寻求希望。当看到多例巴教授成功完成手术的案例时,绝望中的他们仿佛在无尽黑暗里窥见一束微光,久违的希望再次燃起——“我就看了巴教授做的病例挺好的,我感觉还是要选择巴教授保险一点。巴教授远程的评估也让我们特别有信心,我就是下定决心做。请教授第一时间来到中国,争取最快的时间来做。”

  巴教授如何评估?可以手术吗?

  影像显示,鹏鹏一方面在右侧桥臂有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向小脑延伸。另一方面,患者有复杂的静脉畸形,累及双侧小脑半球(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对侧,即左侧小脑半球),该静脉畸形的一条较大的引流静脉大约在中线穿过脑桥。鹏鹏海绵状血管瘤导致出血,同时出现脑干内病灶周围的水肿,以上两个情况都是引起当前症状的原因。

  我过去成功治疗过很多有类似病变的患者,他们也有类似的病史,所以我认为这位年轻人也有很好的机会(恢复)。不过因为出血,听力损伤和面神经损伤已经发生。有些情况下,面神经麻痹会持续存在,但也有例外。

咨询回复

  在得到巴教授的精准评估后,鹏鹏一家当机立断,紧急寻求巴教授示范手术。再次从北京120医疗转运到苏州,通过巴教授和中国神经外科团队的通力合作,终于将其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目前上学锻炼都已正常。

终于将其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目前上学锻炼都已正常。
影像

  鹏鹏手术当天,手术室外,巴教授为守候在外的鹏鹏家属带来好消息——“一切都顺利!”

鹏鹏手术当天,手术室外,巴教授为守候在外的鹏鹏家属带来好消息——“一切都顺利!”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亦不可为医”

  “这是中国的剪纸……”示范手术后,为表达感谢,这位18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紧急出血患者父亲,还特别准备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剪纸肖像画赠送给巴教授。巴教授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也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样一副和自己酷似的精美剪纸,令巴教授发出了感叹——"beautiful !"

这位18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紧急出血患者父亲,还特别准备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剪纸肖像画赠送给巴教授。

  看着鹏鹏术后一天天康复,父亲难掩激动之情——“我们120医疗转运上北京,路程700公里,然后从北京又到了苏州,接近两千公里了。我们全程都是120医疗转运,都是医生护士陪着过来的。因为他那时候晕的特别厉害,不能动,很难受,我们症状特别重。然后来到这边以后,你看看都是很成功都很顺利,选择还是对的。巴教授手术后第二天他头晕就没了,症状在慢慢减轻,一天比一天还好,很明显现在。”

  鹏鹏的故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启发一:青少年神经系统症状不容忽视

  由于颅脑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轻微,往往被患者忽视,临床上经常见到误诊情况,或患者自己在家用药物来暂缓症状而贻误病情,就诊时,肿瘤已生长得很大,给手术及术后的恢复带来麻烦。对抗脑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小症状,也许就是脑肿瘤所发出的预警。

  1、头痛、恶心、呕吐:早期症状轻微(如头痛不剧、时长短、可缓解、发作不频,且无其他神经功能障碍),易被忽视,多与颅内压增高或肿瘤刺激相关。

  2、视力下降、复视、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复视、视野缺损,缓慢视力下降常被误认为近视,视野缺损早期难察觉,就诊时或仅剩管状视野,患者多先看眼科。点击阅读: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视力一天天变差”,中外专家联手开颅,揪出脑瘤真凶!

  3、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可同时或单独出现,症状轻微易被忽视,首诊多在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

  4、类似卒中症状:偏瘫、走路腿麻、脸麻、上肢麻木等类似脑卒中症状。

  5、女性内分泌变化:育龄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常被当作妇科病或压力大,忽视脑肿瘤可能。

  6、其他常见症状:声音嘶哑、喝水呛咳,因常见易被忽略 。

  启发二:脑干病变的观察决策需极度谨慎

脑干病变的观察决策需极度谨慎

  鹏鹏在确诊后选择保守观察,却在短短3天内出现听力丧失、行走困难等不可逆损伤。位于脑干等"禁区"的海绵状血管瘤,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因微量出血或水肿引发灾难性后果。临床实践中,对于已出现症状的脑干病变,过度保守可能带来更大风险。医生需综合评估病灶位置、出血史及进展速度,必要时建议尽早手术干预,而非被动等待。

  启发三:主刀医生的技术经验决定手术成败

  鹏鹏的案例深刻印证了“手术刀下毫米之差,患者命运天壤之别”这一神经外科铁律。脑干手术堪称神经外科领域的“刀尖芭蕾”,主刀医生对解剖结构的理解、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术中应急处理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保留关键神经功能。

巴特朗菲教授之所以能带来转机,不仅在于其30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丰富经验,更在于对脑干安全操作区的精准把握——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

  巴特朗菲教授之所以能带来转机,不仅在于其300余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丰富经验,更在于对脑干安全操作区的精准把握——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点击阅读:300+成功案例!让这种脑干肿瘤走出禁区,原来手术才是“正解”!

  面对高风险位置病变,寻求具有海量同类手术经验的主刀医生的重要性。当技术达到炉火纯青时,即使面对出血症状加重等复杂情况,仍有机会实现症状得以好转的良好预后。

  每一次中国行,INC巴特朗菲教授对医学的精湛技艺和他深厚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台手术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经巴教授示范手术的患者正在重获新生。他们每一天的进步,更是中外专家携手的成果。期待更多的医学突破,一同见证更多新生!

我们欣喜地看到,经巴教授示范手术的患者正在重获新生。他们每一天的进步,更是中外专家携手的成果。期待更多的医学突破,一同见证更多新生!

  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