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胶质瘤

大脑禁区肿瘤:脑干手术风险究竟有多大?28岁患者两次出血后的生死抉择

发布时间:2025-05-20 11:36:43 | 关键词:大脑禁区肿瘤:脑干手术风险有多大?

  “脑干手术的风险究竟有多大?”“手术会不会出现严重问题,比如偏瘫、面瘫、呼吸或吞咽障碍?” 不到两个月内两次脑干出血的 28 岁琳琳,站在命运抉择的关键节点。“延髓交界处,考虑海绵状血管瘤”—— 这里是面神经、听神经、外展神经的发源之地。复视、眼球活动受限、手脚麻木…… 琳琳的症状持续恶化,而医生的回答只有两种:“先观察” 或者 “手术风险极高……”

  更让人担忧的是病友的提醒:你现在选择保守治疗,等到出血危及生命必须开颅切除时,难道就不怕后遗症了?这个坚强的女孩没有坐以待毙 ——“您好,我们患的是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已经第二次出血了,我们了解到最佳手术时间是出血后的 2-4 周,巴教授的手术能尽快安排吗?” 这个果断的决定,这份破釜沉舟的勇气,能否为他们带来生机?

术前脑干出血导致的第六对颅神经麻痹只能通过斜视手术矫正

  “全部切除了?太棒了!谢谢您,教授!” 术后第 1 天,当巴教授告知肿瘤已完全切除且可以转出 ICU 时,这个好消息让守候已久的家人热泪盈眶。德国神外大咖拯救了这位中国女孩,虽然术前脑干出血导致的第六对颅神经麻痹只能通过斜视手术矫正,但幸运的是,这台手术也取得了成功。术后 1 年 4 个月巴教授随访时表示:手术情况非常好,没有残留病灶,也没有出现局部形态学上的负面副作用。斜视手术成功了!

手术情况非常好,没有残留病灶,也没有出现局部形态学上的负面副作用。斜视手术取得了成功!

  琳琳的故事迎来了圆满结局,但还有无数脑干疾病患者仍在等待生命的转机……“为什么脑干胶质瘤大多医院都不敢做手术?是害怕风险太大吗?” 在问答社区知乎上,这条关于脑干胶质瘤的热门提问,获得了 300 万用户的浏览和近百个回答,引发了无数相关脑干疾病患者、家属及神经外科医护工作者的热烈讨论。

为什么脑干胶质瘤,医院大多都不敢做手术?是害怕风险太大吗?

  “因为脑干肿瘤手术是整个外科领域的巅峰难题。而且脑干手术几乎没有容错空间,随便损伤一个地方,这个人就可能残疾。”“脑干手术不是儿戏,轻则致残,重则致命,家里人、病人有没有接受这种后果的勇气和信心?”“神经外科医生要是敢收这样的病人,麻醉科估计第一个拿着病历夹反对,而且反应会很激烈。很遗憾,大部分医院的麻醉团队都不具备脑干手术术中管理的水平……” 这些回答真实地反映出脑干区域手术难度之高,长期以来这里被称为 “no man's land 无人区”。

  不到两个月内两次脑干出血!盘踞在脑干的血管瘤位于三个神经的发源处 “能保守就保守”—— 这是大多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听到的建议,但琳琳的身体却给出了相反的信号。从出现症状到短短不到 2 个月的时间,已经发生了 2 次脑干出血,症状一步步加重。在大脑深处仅十几厘米、拇指大小的脑干内,由于神经纤维密集、细胞数量庞大、细胞修复难度极大等多种因素,导致手术一度被视为 “生命禁区”,难以开展。

拇指大小的脑干

  当凶险的海绵状血管瘤占据大脑 “司令部”,如何做到 “精准取瘤,完好保全神经” 成为难题。当其他病友还在观望时,琳琳的病情已经进入加速恶化阶段,每一次出血都在将她的生命推向悬崖边缘。这一次,如果继续保守治疗可能意味着永远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琳琳两次出血症状及治疗回顾

▼2023 年 9 月,第一次出血

症状:复视(看1米起及远处)、左眼外展受限,易疲惫,嗜睡,手掌微麻。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症状:复视(看 1 米及远处物体时明显)、左眼外展受限,容易疲惫、嗜睡,手掌轻微麻木。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2023 年 11 月头颅 CT,第二次出血

症状:右手脚掌麻木较前加重,眼部症状(眼球外展受限,复视)较前明显加重,此外患者自诉易疲惫,嗜睡。

  症状:右手脚掌麻木较之前加重,眼部症状(眼球外展受限、复视)明显加重,此外患者自述容易疲惫、嗜睡。

  然而,这个复杂的位置让手术异常艰难。“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位于桥脑和延髓之间的交界处,部分在桥脑,部分在延髓。这个位置是面神经、听神经、外展神经的根源处。” 跑遍多家大医院,专家们只是摇头,告知延髓肿瘤位于 “生命禁区”,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术中极易出现偏瘫、呼吸骤停、心跳骤停等情况。得知自己的病情后,这个女孩情绪一度崩溃,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我们的手术能尽快安排吗?” 德国神外大咖拯救中国女孩 28 岁的琳琳整夜辗转难眠,一想到可怕的手术并发症,恐惧就如潮水般涌来。这个年轻的姑娘已经经历了两次致命的脑干出血,每一次出血都在消磨她的希望。当面对 “保守治疗” 的建议时,她和家人翻阅了大量医学文献,得出了一个紧迫的结论:必须立即手术!

脑干延髓手术顺利完成

  然而,琳琳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左眼第六颅神经完全麻痹,也就是外展神经麻痹,眼球向外活动受限,少数患者可能无法恢复,所以术后可能需要做眼科纠正手术。由于反复出血和可能再次发生大出血的风险,手术非常必要!” 命运的转折在此时出现。“手术是必要的” 这一评估与琳琳寻求巴教授手术的初衷不谋而合,他们就是希望尽快手术。而巴教授对手术细节,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风险等都进行了精准评估。

  当再次当面听到巴教授如此肯定的回复和鼓励时,他们彻底安心了 ——“No no no”(不不不,并不算难)。“At the end of last month, she suffered a new bleeding,for the surgery in this acute phase it's better because the blood is liquid and it's not solid”(在上个月底,她出现了新的出血,对手术来说,急性期反而有利,因为此时血肿质地较软,呈液态)。

  手术台上,由 INC 巴教授主刀,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密切配合,这场惊心动魄的脑干延髓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琳琳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新发功能障碍。面神经功能得到了完全保留,这在该位置的手术中非常难得。对巴教授来说,这已是他奋战了 30 多年、取得数千次胜利的 “战场”。每一次与病魔的抗争,巴教授都与患者并肩作战,在一次次 “生命所系” 的战斗中赢得胜利,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不断上演……

  而琳琳术前两次出血导致的第六对颅神经纤维受损无法恢复,眼球外展麻痹只能通过斜视矫正手术改善。琳琳在开颅术后 1 年进行了斜视手术,令人高兴的是,斜视手术成功了。

斜视矫正手术原理

  斜视矫正手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调整眼球周围眼外肌的长度、位置或张力,纠正眼球的异常偏斜,使双眼能够协同注视同一目标,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功能。手术目标:通过物理调整眼外肌的状态,使各肌肉的拉力重新平衡,从而将偏斜的眼球调整到正位,恢复双眼协调运动。

  许多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认为:“既然是良性肿瘤,早手术晚手术差别不大。”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每一次出血,都在加速神经的 “锈蚀”。我们知道,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修复损伤的大脑神经元。神经细胞不可再生!脑细胞死一个就少一个,直至消耗殆尽。这是因为脑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成人的大脑细胞无法分裂再生。

  在巴教授手术的患者中,许多人经历了反复出血和后遗症的影响,经年累月的反复脑干出血导致视力、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黄女士 6 次出血 3 次进 ICU,林女士数次出血后只能坐轮椅,卢先生三度出血险些丧命…… 一旦出血,残留的含铁血黄素就像 “神经锈蚀剂”,持续侵蚀周围组织,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时间越久,损害越大,手术修复的可能性越低。随着出血次数增加,神经功能恶化会越来越严重 —— 如果出血影响面神经核团,会造成面瘫;如果影响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束,会造成肢体麻木乏力。

时间越久,损害越大,手术修复的可能性越低

  琳琳是幸运的,在两个月内经历两次出血后,最终以果敢的决断赢得生机 —— 在巴特朗菲教授主刀下成功全切血管瘤,重获新生。当多数患者被建议保守观察时,琳琳用行动证明:脑干手术并非禁区,找到合适的医生就能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这份把握命运的勇气,正是所有患者最需要的生命转机。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