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什么?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与颅脑损伤有很大关系。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昏迷,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偏瘫和抽搐,也可能导致失语和高烧。如果不及时合适地治疗,可能会诱发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好转呼吸功能。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原因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创伤后脑脊液流失过多或减少引起的。如创伤引起脑脊液泄漏,导致脑脊液含量下降,低于80毫米H2O。;还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痉挛或脑血容量下降,导致脑脊液生成减少。
1、脑脊液流失过多:创伤引起口漏、鼻漏、耳漏,导致脑脊液流失过多,颅内压低于80毫米H2O,从而引发相关临床症状。此外,创伤后需要进行腰部穿透检查,脑脊液可能会在穿刺点漏入硬脊膜外间隙,从而加重低颅压。
2、减少脑脊液产生:
(1)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受伤后脑血管痉挛控制了脉络丛分泌脑脊液的功能,导致脑脊液生成减少。
(2)血容量下降:病人受伤时大量出血,可导致血容量下降,易引起低颅压综合征。另外,颅脑损伤后很容易出现颅内压升高,需要进行脱水治疗,可引起低钠血症,从而降低颅内压。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症状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有头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
1、头痛:头痛的特点是平躺头低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直立时加重。头部创伤后12小时出现,常见于前额和后枕部。严重时,头部可以放射到颈部、背部、肩部和下肢,伤后23天头痛较为突出。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可以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低、畏光、乏力、厌食等症状,颈部皮肤可以出现阵发性潮红。
3、意识障碍: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并发症通常是脑功能障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容易导致病人出现意识障碍。
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心率快、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检查
1、体检:通过病史询问和视诊检查,对病人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诊断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
2、腰椎穿刺:通过腰椎穿刺检测颅内压力,同时可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测,确定脑脊液的性质,明确低颅内压的诊断。
3、鞘内注射:鞘内注射是一种诊断性治疗。低颅内压的诊断可以通过直接向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快速增加颅内压,观察症状是否缓解来明确。
4、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可以直观地反映脑损伤的情况,结合病史尽快明确病因。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治疗
一般治疗
1、病人需要卧床休息,平卧或头低脚高,以减少脑脊液的流出。
2、增加液体输入量,补充额外的液体,每天可以给1~2L以上的液体,促进脑脊液的产生。
药物治疗
1、静脉输入促进脉络丛生成脑脊液的药物:静脉输入罂粟碱、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毛果芸香碱、右旋硫酸苯异丙胺等。可以促进脑脊液的生成。
2、注射生理盐水或过滤空气:生理盐水或过滤空气通过脑室或腰穿鞘注射,可直接填充蛛网膜下腔体积,刺激脑脊液分泌。但需要注意的是,腰椎穿刺后残留的穿刺孔可能会漏水。
3、血管扩张药物:用0.5%普鲁卡因行左右颈交感神经节交替封闭,可扩张颅内血管,旨在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脊液生成。
手术治疗
脑脊液泄漏修复:如果有脑外伤,可以进行脑脊液泄漏修复,及时修复脑脊液泄漏部位,防止脑脊液持续流出,加重病情。
其它治疗方法
氧气吸入:根据病人的症状,可以给病人5%CO2的氧气吸入氧气,每小时吸入5~10分钟,可以扩张脑血管,促进脑脊液分泌。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预后
低颅压综合征是由于脑内压力低、脑脊液减少或感染、中毒、腰椎穿刺、创伤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颅脑损伤后腰部穿刺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头晕、脑脊液压力低。常见的症状有脉搏细速、低血压、畏光、疲劳、厌食、失水、颈部僵硬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轻度睡眠和严重昏迷。在治疗中,扩张脑血管,促进脑脊液分泌。罂粟碱、麻黄碱、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咖啡因、皮质类固醇等有利于好转症状的药物可以适度治疗,促进恢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