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大孔脑膜瘤是颅底脑膜瘤,占全部脑膜瘤的1.8%至3.2%一,5,15,47,49,51].它们起源于颅颈交界区的蛛网膜层,该区域位于斜坡下1/3和C2体上缘之间的前方,横向从颈静脉结节到C2椎板上缘,后方从鳞状枕骨前缘到C2棘突。硬脑膜上的插入使得布鲁诺和乔治[17,26]如果FMM位于前中线两侧,则将其分类为前侧;如果位于中线和齿状韧带之间,则将其分类为外侧;或者将其分类为后侧。
患有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人在诊断出病情之前,可能会经历两年或更长时间的缓慢症状进展。这些症状可包括平衡恶化、不自主抽搐、与下脑神经相关的不自主震颤、舌头、腿、手臂和手的肌肉张力丧失、上颈部、后脑勺和/或眼后疼痛以及手臂或腿的感觉变化。随着病情恶化,你可能会失去膀胱或肠道控制。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入路方法有哪些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怎么治疗?
FMMs在术前和术后都容易出现多种神经功能缺损,由于邻近的颅底神经和血管结构,如椎动脉的V3和V4段、颅神经IX-XII、小脑后下动脉(PICA)和脑干。这些解剖关系很难接近,因为大多数的FMM起源于枕骨大孔的前部或前外侧,即齿状韧带的前部。
除了位置和解剖界限之外,决策和管理也受到组织学分级、时间行为、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和合并症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当损伤或切除本身引起机械不稳定时,可能需要稳定。对于有症状的FMM或有生长记录的肿瘤,主要治疗是手术切除,较可行的方法仍然是枕骨大孔的后部或后外侧,因为前路手术有更高的脑膜炎、神经疾病或机械不稳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后路或后外侧入路也给脑干、颅神经和血管带来风险。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入路方法有哪些?
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因较近发展的后外侧和前外侧入路而得到好转。然而,这些入路的选择和骨切除的范围需要根据肿瘤的位置来确定。
硬膜内前侧和外侧FM脑膜瘤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骨钻孔被限制在枕骨髁或寰椎的侧块,这分别取决于肿瘤位置是在椎动脉之上还是之下。硬膜内后脑膜瘤采用中线后路手术。具有硬膜外成分的FM脑膜瘤单独采用前外侧入路或联合中线后侧入路切除。硬膜内脑膜瘤的完全切除率为94%,硬膜外脑膜瘤的完全切除率为50%。具有硬膜外成分的FM脑膜瘤通常具有侵犯邻近骨和软组织的侵袭性特征;这解释了进行完全切除的困难。相关研究数据证明90%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7.5%恶化,2.5%无变化。恶化组包括3例死亡(1例空气栓塞,1例肺栓塞,1例术前昏迷和四肢瘫)。在前部和侧部位置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适当的外科技术,可以完全顺利地切除脑膜瘤。需在精确和正确分析肿瘤位置后选择技术,外侧入路对于治疗外侧和前部脑膜瘤合适。
德国Helmut Bertalanffy教授
擅长颅底、脑干病变、功能区、大脑小脑、脊髓、海绵窦区等复杂位置的肿瘤性、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颅底、脑干等复杂区域病变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等。巴特朗菲教授有着上千台的脑干病变手术经验,且几乎都达到90%以上切除率,帮患者较大水平争取了更佳的预后和更长的生存期,也因此大为患者推崇。他是当今高难度手术入路远外侧入路的重要提出者,曾任国际神外杂志《Neurosurgical Review》主编达12年之久,同时他也是一些国际神经外科杂志的评论家。他以作者或合著者身份在学术杂志以及50多本书上发表了180多篇文章,在临床手术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有较高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