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旁脑膜瘤位于大脑皮质下,起源于大脑镰,大脑镰旁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8.5%。与矢状窦旁脑膜瘤不同的是,镰旁脑膜瘤可完全被脑皮质覆盖,可突破大脑镰并常常呈双侧生长,与矢状窦旁脑膜瘤类似的是二者均较多见于上矢状窦中1/3(冠状缝与人字缝之间)。
和矢状窦旁脑膜瘤类似,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其沿大脑镰生长的部位。中央沟附近的肿瘤可引起癫痫发作或对侧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如果肿瘤累及优势半球辅助运动区(SMA)可引起语言障碍。大脑镰前1/3肿瘤体积可以长到很大并引起认知障碍、头痛、视物模糊或视乳头水肿。大脑镰后1/3肿瘤可引起视觉障碍,如同向偏盲或者幻觉。镰旁脑膜瘤偶尔也会引起脑内、硬膜下或蛛网膜下出血。少见情况下肿瘤可仅引起单一的对侧下肢无力。注意不要与脊髓神经根受压引起的功能障碍相混淆。上运动神经元体征(可能很细微)以及肌无力分布范围(与个别神经根受压引起的肌群受累无关)可用于两者的临床鉴别。
大脑镰旁脑膜瘤血供有颈外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和(或)大脑中、后动脉。上方为上矢状窦和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下方有胼周、胼缘动脉和下矢状窦,手术空间狭窄,显露困难。并且由于大脑镰旁脑膜瘤一般位于大脑纵裂内,位置深,生长缓慢,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当瘤体体大,出现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定位症状时才被发现,故治疗上存在很大困难。术中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并发症,如果肿瘤无法得到全切,后续也较易复发。
大脑镰旁脑膜瘤巴教授成功案例交流
病情回顾:年过花甲的退休老师王女士本应安享晚年,却因为患上“左侧额部大脑镰旁脑膜瘤”饱受愈演愈烈的头痛、癫痫、肢体无力的折磨,保守治疗已经令她痛苦不堪,可是由于肿瘤靠近大静脉窦和运动功能区,手术难以全切,易复发,且术后致瘫风险很大(60-全切不等)。咨询国内医院虽然表示可以治疗脑膜瘤,但是每个医院给出的结论都不一样,而且多数表示位置不好,很难完全切除,容易出现后遗症和复发。
治疗过程:经过多次筛选和考量,王女士找到INC国际神经外科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巴教授作为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擅长此类疑难位置脑肿瘤,在与巴教授远程咨询后,教授回复可较大水平对脑膜瘤全切,复发的可能性低于5%。王女士得到咨询意见后,毅然选择远赴德国,在德国汉诺威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接受巴教授的手术治疗。肿瘤肉眼下全切,可见局部组织缺陷,水肿效应存在,被压迫正常脑组织缓慢复位。
王女士术前术后MR对比
术后二天下午,王女士就能在德国INI医院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进行走路康复训练。术后没有打抗生素,而且术后几天就可以独自走路,无需陪同。术后一周多已经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精神状态很好,可以在医院内自由散步,术后两周王女士顺利出院回国。
王女士出院前与巴教授合影
在巴教授来华做学术交流期间,王女士还特意赠送INC巴特朗菲教授自己的书法作品和感谢信,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病情回顾:四十多岁赵先生因突发癫痫就医,家人带其MRI检查后发现大脑左额镰旁脑膜瘤,立即在国内某医院进行部分切除。术后需要反复伽马刀治疗,没想到3年后脑膜瘤恶化复发为多发脑膜瘤,复查核磁显示大脑镰前段基本均受累,并有大脑镰右侧肿瘤生长,矢状窦被累及,左侧额部凸面硬脑膜多处肿瘤生长。
治疗过程:多方查询赵先生在病友圈得知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是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底肿瘤治疗的国际人物,他能为患者实施的肿瘤全切术,于是决定咨询教授能否能够切除颅内多发脑膜瘤,在得到教授肯定的答复后,立即前往德国接受巴特朗菲教授手术。
在术中iMRI、术中神经导航等国内少有的高科技复杂仪器辅助下,巴特朗菲教授为赵先生实施了手术,大脑镰旁及矢状窦旁的肿瘤被完全切除,并地保护了正常的脑组织结构。赵先生术后二天下床进行康复锻炼。神经功能无任何异常,术后13天步行出院。
赵先生术前术后MR对比
“脑膜瘤及其残余已得到全切,后期再做一些康复治疗,并定期复查,10年生存率可达80%”,对于赵先生的预后情况,巴特朗菲教授乐观。“感谢巴特朗菲教授,让我还可以再多看这个国际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