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脑膜瘤占全部颅内脑膜瘤的20%。这些是生长缓慢的肿瘤,因此在出现之前会变大。显微手术切除是大多数此类病变的优选治疗方法。
脑膜瘤是良性肿瘤病变,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20%。后颅窝脑膜瘤占全部颅内脑膜瘤的10%。这些是生长缓慢的肿瘤,因此在出现之前会变大。后颅窝脑膜瘤包括(1)小脑凸面、天幕外侧,(2)C P角,(3)颈静脉孔,(4)岩斜区,(5)枕骨大孔区,6。未分类群体(Sekhar和Wright)。显微手术切除是大多数此类肿瘤的优选治疗方法,但这些肿瘤的一些特点使其切除具有挑战性,这些特点包括位置多变、诊断时体积大、经常侵犯神经和血管结构以及它们潜在的侵袭性。
后颅窝(蓝色区域)
相关机构对一组后颅窝脑膜瘤数据,后颅窝脑膜瘤64例,其中女性48例(75%),男性16例(25%)。年龄从18岁到71岁不等,平均44岁。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颅神经功能障碍,其中以耳科症状较为常见。除头痛外,小脑压迫综合征、脑干压迫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也是诊断时常见表现。
CPA桥小角区脑膜瘤是本研究中较常见的,其次是岩斜亚组。
乳突后枕下骨瓣切除术是治疗脑桥小脑角脑膜瘤、岩斜脑膜瘤、外侧天幕脑膜瘤和颈静脉孔脑膜瘤较常用的方法。1例岩斜区脑膜瘤采用经岩骨入路,因为肿瘤已延伸至岩骨,患者听力严重受损。
后颅窝肿瘤手术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窦浸润
窦浸润常见于天幕和颈静脉孔脑膜瘤。如果肿瘤浸润伴有部分窦道开放,则根据与家属的讨论,计划保留窦道内部分,进行辅助放射外科手术,或随后在窦道完全封闭时进行再次切除。
多血管
手术方法计划首先解决肿瘤附着。全部病例均未进行栓塞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通过脑神经和血管的大尺寸和轨迹
肿瘤的内部切除给神经和血管之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颅神经、血管和脑干粘连
保留蛛网膜平面,大量盐水冲洗代替凝血,避免牵引,术中使用神经生理监测仪。
肿瘤-脑界面缺失
在一些脑膜瘤(非典型和恶性亚型)中,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中的浸润是值得注意的。在这些侵袭性脑膜瘤中,我们在解剖时小心,避免损害小血管,并保留在肿瘤的直接表面。
后颅窝脑膜瘤可以在后颅窝的任何地方发现,个体化治疗建议主要取决于大小、生长速度、临床表现和位置。这些肿瘤根据Sekhar和Wright给出的解剖学来源进行分类。
在Yassargil的经典系列中以及其他人30%的后颅窝脑膜瘤位于小脑角区,20%位于岩斜区。在我们的研究中,小脑角区脑膜瘤较常见(31.4%),其次是侧小脑幕脑膜瘤。
尽管出现了CT扫描和MRI研究,但是由于惰性生长模式,这些肿瘤中的许多仍然被诊断得太晚。颅神经功能障碍和步态障碍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V和VIII神经受累在这些肿瘤中更常见。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升高的特征可能是某些后颅窝脑膜瘤的症状。
高场薄层MRI对规划手术入路有用,因为它提供了关于起源部位和硬膜内或硬膜外继发性肿瘤扩展的信息,肿瘤和脑表面之间的界面,病变和颅神经以及主要血管的关系。[8–10颅骨附着点是通过骨反应来指示的,而骨反应在脑部CT扫描中更容易观察到。
在颅底脑膜瘤的研究中,MRI血管造影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脑血管造影。尽管有争论认为栓塞使肿瘤变得更柔软,血管更少,但在我们的系列研究中,我们没有进行术前栓塞,因为来自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脑膜支的供血者的瘤内栓塞是困难的,并且该操作本身具有较低的颅神经损伤和脑缺血的发病率。磁共振静脉成像显示静脉窦浸润、横窦和乙状窦的静脉解剖、颈静脉球的大小、上下岩窦和颞叶引流模式。
后颅窝脑膜瘤有四种治疗方案:1)观察2)手术切除3)放射治疗或放射手术4)手术和放射手术的结合。
当患者神经系统完好无损,病变较小,特别是如果患者是老年人或有明显的合并症时,选择观察。建议每隔6-12个月进行一次MRI成像,如果病变在6个月的间隔内增长超过几毫米,手术治疗将是明智的。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后颅窝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特别是当患者年轻,肿瘤直径大于3 cm,有神经系统症状或无症状,倾向于切除。
对于成功切除后颅窝脑膜瘤来说,重要的一般概念包括充分的骨暴露、早期清除血供、肿瘤体积缩小和维持蛛网膜平面。后颅窝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取决于手术目的、位置、硬脑膜附着、肿瘤范围、神经外科医生的偏好和熟悉程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是由国际各发达国家神经外科宗师联合组成的教授集团,其成员教授大多为国际神经外科各的奠基者、开拓者,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即为INC顾问团成员教授之一。国内疑难神经外科病患(包括脑瘤、脑血管病变、癫痫等)患者若想寻求更高质量、更佳预后的手术技术,可请国际上神经外科教授评估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