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听神经瘤常见的临床表现,约占70%,以高频音为主,促使人暴躁、焦虑,易发脾气,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顽固性耳鸣在听力完全丧失后仍可存在。但是只要出现耳鸣就是得了听神经瘤吗?我们如何判断耳鸣的原因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呢?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当肿瘤生长压迫听神经,导致耳蜗传导阻滞和皮层适应不良,会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但是,出现耳鸣并不意味着患上了听神经瘤,诱发耳鸣的原因复杂多样,例如当外界声音超过了生理限度,会造成症状性耳鸣;因年老或患其他疾病造成听力下降的患者常伴发耳鸣,则是因听力系统出现障碍或者紊乱的一种症状表现。
01 耳鸣如何确诊是不是听神经瘤?
听力学检查
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等,纯音测听常表现为单侧或不对称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ABR常表现为蜗后病变。
影像学检查
CT表现:内耳道骨质受压,显示不同程度扩大。
MRI表现:MRI增强扫描是诊断听神经瘤的优选方法,可显示内听道内的微小听神经瘤,在Tl加权像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常见。
另外,其它一些检查项目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主要帮助医生将听神经瘤和内耳眩晕病、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等相鉴别。
02 听神经瘤术后新发耳鸣是什么原因?
(1)理论上,肿瘤越小,手术相对越容易,保留听力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术前肿瘤较大且已经造成听神经损伤,出现严重的耳鸣或耳聋,术后听力恢复情况会受术前神经损伤程度影响。
(2)内听道底受累与否。如果在颅脑MRI上显示,内听道底外侧无肿瘤强化影或者存在正常的脑脊液,无论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还是颅中窝入路进行手术,都存在较好地保持术后良好听力的可能性。如肿瘤强化或者存在脑水肿,造成耳鸣,术后可能仍然存在耳鸣,需要术后治疗康复。
(3)听神经瘤手术常有的三种入路方式:乙状窦后入路、颅中窝入路和经迷路入路。前两者因可保留耳蜗、前庭神经及蜗神经而具有保留听力的可能,经迷路入路无法保留听力,如果术中出血被双较电凝凝固坏死,会因内耳功能失调损害,造成耳鸣、脑鸣、眩晕等难以恢复。
另外,肿瘤的切除方式也是术后听力保留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完全切除、近全切除、次全切除。有学者报道,经乙状窦后入路,对于直径30mm以下的NF2-听神经瘤,进行肿瘤次全切除的患者听力保存率达73%,而全切的患者有30%保留了部分听力。
03 耳鸣术后能恢复吗?
如果术前没有耳鸣,术后耳鸣,考虑是手术对于周边神经造成损伤引起,或听神经的血管受到影响,具体恢复情况与听神经损伤程度有关。如果术前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耳鸣症状或术后表现出顽固性的耳鸣,则不能够得到良好恢复。
04 术后如何重建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系统
行经迷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后同期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已经被证实为可行而且合适的听觉康复手段。
听觉脑干植入系统
当切除肿瘤的同时不能保留耳蜗或耳蜗神经的功能时,听觉脑干植入就NF2-听神经瘤患者重建听力的方法。
(1)血管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较常引起搏动性耳鸣。比如耳颞部附近的动脉血管,可能传递血液湍流的声音,颈动脉系统也是常见的声音来源。良性颅内压升高、乙状窦憩室或者明显颈静脉球的患者,可能听到静脉嗡鸣声。
(2)听力损失引发的耳鸣
与年龄衰老有关的听力损失,也就是老年性耳聋,通常从60岁左右开始。
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音中,或者长期身处于噪音环境,也会损害人的听觉系统,并导致听力损失,比如大型的娱乐活动现场,或剧烈的电锯声。
在听力损失的情况下,大脑就无法接受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大脑开始适应,而耳鸣可能是大脑填补这种缺失的一种方法。
(3)中耳堵塞或咽鼓管功能障碍
耳道堵塞,可以导致内耳压力增大,影响鼓膜的功能。比如耳垢过多、中耳积液等。咽鼓管异常开放,可以引起类似海洋咆哮声的耳鸣,并且频率与呼吸同步。
(4)头颈部外伤
头部或颈部的严重外伤,可以损伤到神经、血流和肌肉,从而引起耳鸣。这种耳鸣症状往往比较严重。
(5)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连接着下颌骨和颅骨,位于耳朵前部,控制着张口、闭口或者咀嚼等动作。
颞下颌关节中的肌肉、韧带、关节软骨受损,可以导致耳鸣症状,因为它与听觉系统相邻,与中耳共享部分韧带和神经。这种耳鸣患者,还会感到下颌疼痛,或者下颌移动能力受限制;咀嚼或者讲话时,有关节摩擦音。
(6)鼻窦压力和气压伤
重感冒、流感或鼻窦感染引起的鼻塞,可以在中耳产生异常压力,引起耳鸣。在潜水、跳水等情况下,由于水压的剧烈和快速变化,引起的急性气压伤,也可能损害中耳、内耳,引起耳鸣。
(7)耳毒性药物导致的耳鸣
一些处方药的副作用也包括耳鸣。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耳鸣是一种急性、短暂的副作用,如果停止服药,耳鸣症状通常会减轻或者消失。
一些耳毒性药物可能会导致长期性耳鸣的症状,比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8)其他系统疾病
耳鸣可以是以下一些疾病的症状之一,也就是说,这些疾病是常见的引起耳鸣的疾病:
内分泌疾病:甲亢、甲减、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紧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