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王先生自幼受间歇性头痛困扰,严重时伴恶心呕吐,休息后可缓解。近期头痛持续未消,就医确诊脑出血合并烟雾病(脑血管疾病)。接受栓塞术及血管搭桥手术后顺利出院。半年后,其7岁儿子亦频繁头痛,经检查同样确诊烟雾病。父子相继发病,是否提示烟雾病存在遗传性?相关遗传因素有哪些?需进行哪些检测?
为探究烟雾病易感基因,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专家团(WNEG)成员、脑血管搭桥手术权威、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主任川岛明次教授(Akitsugu Kawashima)曾报道一例典型家族案例。
直系亲属三人同患烟雾病
53岁女性玛丽因突发腹痛就诊,初诊疑为消化系统疾病。腹部超声及胃镜检查未现异常,但腹部增强CT显示:
腹腔动脉狭窄(图B)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图C)
特殊背景:
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动脉硬化高危因素
10年前曾因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
追溯家族史发现:
两名子女及叔父均确诊烟雾病
三人基因检测均携带 RNF213 p.R4810K杂合子变异(图A)
三人均已接受脑血管血运重建术
玛丽为明确家族遗传倾向行基因检测,结果意外显示:
RNF213 p.R4810K纯合子变异(图E、F)
头部MRI仅提示颅内动脉壁不规则(图D)
无头晕、肢体无力等烟雾病典型症状
无脑部异常血管网表现
烟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烟雾病属罕见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疾病,特征包括:
颈内动脉末端及主要分支狭窄/闭塞
脑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血管造影呈“烟雾”征)
临床表现: 中风、偏瘫、癫痫等,为青年卒中主要病因之一。
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及炎症等多因素相关。
川岛明次教授通过研究证实:
烟雾病易感基因 RNF213 存在基因型-表型相关性
罕见RNF213变异影响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
RNF213基因解析
RNF213(环指蛋白213)是与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为东亚人群烟雾病主要易感基因。其致病机制可能涉及:
影响脑血管发育
导致血管壁异常增厚
引发炎症反应
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重要提示:
RNF213突变是重要遗传风险因素,但非所有携带者均发病
环境因素、其他遗传背景及个体健康状况共同参与发病过程
烟雾病已知遗传因素
目前已明确的遗传因素包括:
基因名称 | 关联强度 | 人群特征 |
RNF213 | 强关联(约80%家族性病例) | 东亚人群高发 |
ACTA2 | 确认关联 | 多人群报道 |
GUCY1A3 | 确认关联 | 多人群报道 |
BRCC3 | 确认关联 | 多人群报道 |
HLA基因多态性 | 潜在关联 | 与疾病易感性相关 |
烟雾病患者基因检测建议
遗传模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检测意义:
明确诊断:通过对RNF213、ACTA2、GUCY1A3、BRCC3等基因测序,识别致病突变
风险评估:双亲一方携带致病突变时,后代发病风险显著升高
临床应用:
指导产前诊断
开展家族筛查
评估个体发病风险
制定早期干预策略
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团川岛明次教授(Akitsugu Kawashima)
职务: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专家团(WNEG)成员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主任
专业领域:
脑卒中
烟雾病
颅底肿瘤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颅内血肿
巨大脑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神经外科核心技术:
脑血管搭桥术(累计1300例)
脑动脉瘤夹闭术(累计1000例)
脑血管畸形切除术(累计500例)
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累计450例)
开颅脑瘤切除术(累计280例)
颅后窝搭桥术
High-flow Bypas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