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教授,我平时爱好打篮球和踢足球,请问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恢复这类运动?”
“现在就已经可以了!您可以逐步开始进行规律且适度的体育活动,乘坐飞机或外出旅行也不受影响,但务必遵照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相关药物。”
在接受了一次高风险手术并顺利康复两个月后,江先生的生活已基本回归正常,重新投身于自己喜爱的运动中。“目前恢复得非常好,一切顺利,真心感谢福教授!”在后续的随访视频中,江先生一家展现出幸福团圆的画面,笑容洋溢。
原本拥有儿女双全、家庭美满的江先生,以为人生会一直平稳幸福,然而在35岁这一年,他却遭遇了一场“中年危机”。2025年6月,一份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彻底打破了一家的平静——鞍区及鞍上生长的巨大垂体瘤已引发阻塞性脑积水,这也意味着此前所尝试的中医治疗手段均未奏效。
鞍区作为大脑中手术操作范围极为有限(仅约3cm)的“指挥中心”,涵盖蝶鞍、蝶窦、垂体、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海绵窦、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等关键结构。
而江先生的肿瘤体积巨大,已严重压迫脑干、第三脑室及中央导水管,手术必须极度谨慎,任何神经的轻微损伤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手术风险过高、难度太大,建议您转向其他医院或国外寻求治疗……” 因此,绝大多数医生选择婉拒该例手术。
转机终于出现。从联系上INC福教授,到前往北京天坛医院完成手术,全程仅历时半个多月。未行开颅,福教授通过经鼻内镜手术成功将这一巨大垂体瘤“摘除”。“这是一台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很高兴能为您成功施行!”
术后,江先生的妻子再次见到福教授时,满怀感激地竖起大拇指,连连道谢:“THANK YOU!THANK YOU!”
目前,正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江先生恢复情况良好。术前所出现的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已基本消失,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并正在为重返工作岗位做准备。在短短三个月内,这场险些致命的“中年危机”已安然度过,而这背后离不开全家人的温暖支持与陪伴。
精神萎靡,是抑郁的表现吗?
这一切要从一次偶然的头痛说起。2024年9月,江先生开始出现间歇性头痛,于是接受了艾灸、针灸及中药调理。起初以为只是轻微不适,直到2025年3月,他常在下班后感到极度疲劳,伴有食欲和注意力下降,甚至出现步态不稳。是否患上了抑郁症?随后两个月,他在颈椎检查中仅发现椎间盘突出,并接受了两次颈椎牵引及中药治疗。
直到又过了一个月,江先生才最终找出真正的“元凶”。影像检查显示其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4mm×44mm×38mm,位于蝶鞍及鞍上区域,已压迫第三脑室及中央导水管,导致双侧侧脑室扩大及阻塞性脑积水。江先生这才意识到此前种种并非抑郁所致。然而,当得知病因是脑瘤时,他仍感到无力和迷茫:接下来该如何治疗?尽管咨询了多位医生,却均因肿瘤位置险要、手术风险极高而被“婉拒”。“手术风险太大,难度这么高,建议您去其他地方或国外看看。”
遇见福教授,迎来治疗转机
在医生建议及朋友推荐下,江先生最终联系上福教授。从初次咨询起,福教授一贯的严谨风格让江先生更深入理解自身病情,一切似乎变得可控起来。“这是一个复杂病变,治疗上也具有相当难度。” 福教授首先根据可能的肿瘤类型提出相应治疗建议:
1 生殖细胞瘤
该类肿瘤不应行切除手术,而应选择放疗,必要时联合化疗,预后良好,不属于需手术切除的类型。
2 垂体细胞瘤
该肿瘤起源于垂体,血供极为丰富,易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出血。
3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中有一亚型为泌乳素瘤,该类型可通过药物控制,目前一般不需外科切除。
由于此时病理尚未明确,且上述三类肿瘤的治疗策略差异显著,福教授认为,是否手术仍需依据术前检查进一步判断。
“因手术较为复杂,如非必要,我们不建议仓促进行。” 因此,江先生首先按福教授建议完成了血液检查,在排除钩状效应后,证实其肿瘤不属于可用药物控制的泌乳素瘤。为明确病变性质,福教授建议先行经鼻活检手术,该方式既可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又能为后续可能的经鼻内镜手术保留完整操作空间。在这一严谨建议的支持下,江先生决定信任福教授,远赴北京天坛医院等候手术。
活检联合手术顺利完成,危局得解!
手术前一晚,江先生在病床上等待次日活检。妻子始终陪伴左右,为缓解紧张情绪,即便在病房中也精心布置环境:床头摆放全家福,床尾立牌写有温馨祝语——“祝手术顺利,一切安好,加油哦”。福教授的术前谈话在轻松氛围中进行,江先生妻子还向他介绍家庭情况,儿女双全、和睦美满,全家都在默默支持江先生。
手术当日,福教授按计划顺利完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排除生殖细胞瘤及垂体细胞瘤等可能,基本确认为需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后,随即为江先生施行经鼻内镜切除手术。手术取得极为满意的切除效果,术后江先生恢复良好,正规范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术后一月余随访显示,其术前步态不稳、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显著改善,整体恢复良好,已可正常行走,仅偶有乏力及轻度记忆混乱。术后两月再次随访时,江先生精神状况良好,笑着对福教授说:“现在挺好的,一切都好,所以非常感谢福教授!”此时乏力与记忆混乱已基本消失。福教授详细询问其服药情况及具体剂量,并给出相应调整建议。为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江先生一家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历时三个月的危机已彻底解除,他可有序、适度进行体育运动,重拾喜爱的篮球,也可正常乘机旅行,一家倍感欣慰。目前,他正在为重返工作岗位做充分准备……随着脑瘤的阴影逐渐消散,迎接他们的将是崭新的生活。
福教授所采用的【经鼻内镜手术】具有哪些优势?
福教授始终将“为患者而战”的理念贯彻于每一位患者的诊疗细节中,坚持为不同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凭借创新技术与多年实践经验,他不仅在经鼻手术中应用神经内镜,在经颅手术中也同样引入该技术——旨在为患者争取更优预后及生活质量。
微创特点: 神经内镜手术借助鼻腔天然通道,无需开颅,出血少,对鼻腔结构损伤小体表无切口,不影响外观。
提升安全性与精确度: 神经内镜有助于减少对重要功能区域脑组织的损伤,术中视野清晰、立体感强,解剖定位更加准确,避免误入周围正常间隙。
扩大切除范围: 福教授常将神经内镜置入瘤腔内检查有无残留肿瘤,从而实现对深部肿瘤切除范围的更精准控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案例来源:2025年6月27日巴教授于北京天坛医院实施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