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肿瘤

儿童脑干肿瘤手术可行性的探讨:巴教授临床实践解析

发布时间:2025-08-12 09:26:08 | 关键词:儿童脑干肿瘤手术可行性的探讨:巴教授临床实践解析

  INC致力于构建全球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继巴特朗菲教授、福洛里希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开展学术交流后,今天,巴教授作为北京天坛医院外籍专家,将再次与该院国际部的神经外科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INC巴特朗菲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学术交流的成功开展。

  随着巴教授来华日期临近,众多罹患疑难脑瘤的患儿家长热切期盼这位巴教授能为孩子带来新的治疗机会。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这些年幼的患者虽然患有脑干病变,但在家人的全力照料下,依然积极与疾病抗争。

  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被确诊脑瘤的消息令人震惊,迫切希望立即通过手术解决问题。然而,当肿瘤位于被称为“手术禁区”的脑干区域时,治疗决策变得尤为复杂。神经外科本身是外科领域的尖端学科,而小儿神经外科,尤其是低龄患儿的手术,则更具挑战性……这不仅因为儿童血容量相对较少、脑组织更为脆弱,更源于手术对操作精度的极高要求。

6岁患儿,与脑瘤抗争5年,为何未能进行根治性手术?

  就在刚过去的周末,当多数人享受休息时间时,巴教授仍在为紧急病例进行线上咨询。难以想象,一名年仅6岁半的患儿钊钊,已与脑瘤抗争长达5年。在其1岁多时,即被诊断存在脑干占位性病变,但因病灶位置高危且年龄过小,仅接受了分流手术及肿瘤活检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中分化松果体实质肿瘤。

  2025年复查时发现,肿瘤体积已增长至4.0×2.8×3.1cm,占据中脑背侧及脑桥上段区域,覆盖整个松果体区、压迫小脑、并侵袭双侧丘脑。面对如此危急的状况,巴教授明确表示:“持续观察将放任肿瘤继续进展……若其体积超出临界值,则可能丧失手术机会!因此,延长观察期属于重大的决策失误。”

2025年复查发现,肿瘤已增长至4.0×2.8×3.1cm,占据中脑背侧及脑桥上段,覆盖整个松果体区、压迫小脑、侵袭双侧丘脑。

  这些患儿如同父母精心培育的花朵,然而在其稚嫩的头颅中,位于生命中枢脑干之上,却存在严重的病变。巴教授为他们带来了治疗的希望!

脑干手术:从“禁区”到可行性的突破

  在神经外科发展史上,脑干曾被视为手术的绝对禁区。脑干作为生命的核心枢纽,掌管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功能。鲜有医生敢于在此区域及其周边实施手术操作。传统观点认为,脑干复杂的解剖结构和至关重要的生理功能,使得手术风险远超潜在获益。

  但有一位专家,致力于挑战这一极限。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颅底脑干肿瘤手术权威巴特朗菲教授,在脑干外科领域已深耕50年。正是这半个世纪的专注研究与探索,使其对脑干手术的把握达到极高水准------能够精准判断哪些胶质瘤适合手术切除,并成功完成高难度的手术操作。

  巴教授指出:脑干并非绝对的手术禁区,尤其在胶质瘤方面,低级别胶质瘤更是手术的良好适应症。在脑干肿瘤手术决策中,关键在于明确正确的手术指征。当然,也需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确保手术本身不会造成比肿瘤本身更大的损害。必须确立清晰的手术目标,并与患儿家属及成年患者进行充分沟通,阐明安全可行的方案。此外,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PG)通常不属于手术范围,除非存在为科研目的进行活检术的可能。手术能否带来明确的临床获益,是巴教授决定是否进行手术的核心指征。

7岁女孩,中脑-丘脑胶质瘤术后顺利回归校园

  7岁女孩秋秋偶然出现的头晕症状,最终被诊断为胶质瘤所致。该胶质瘤位于脑干中脑脚部,延伸至右侧下丘脑,并向上生长累及丘脑。手术风险极高、安全全切难度极大------令众多医生望而却步。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对巴教授而言却是经验丰富的领域。在2025年巴教授中国行期间,他成功为秋秋实施了肿瘤安全切除术!如今她已重返校园生活,曾经的病痛正逐渐消退。

点击阅读:头晕症状揭示中脑-丘脑胶质瘤,术后不久患儿顺利返校!

胶质瘤盘踞在脑干中脑脚部,延伸至右侧下丘脑,并向上延伸至丘脑。

8岁女孩,桥脑-延髓胶质瘤二次手术后恢复迅速

  茜茜患有桥脑-延髓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首次手术虽切除了部分肿瘤,但术后她不得不面对神经功能缺损,如面瘫、左眼睑下垂等并发症的困扰。更令人忧虑的是,仅仅一年后,肿瘤便复发。在第二次手术中,幸运地由巴教授主刀,实现了肿瘤全切,术后茜茜状态良好,甚至无需转入ICU监护。茜茜母亲欣喜地描述:“她看到我时还向我挥手打招呼!”这与第一次术后虚弱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桥脑-延髓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第一次手术虽然切除了部分肿瘤,但术后茜茜不得不面对面瘫、左眼睑下垂等并发症的困扰

7岁男孩,脑干严重受压,术后4个月运动功能显著改善

  一个几乎将脑干结构压迫变形的巨大恶性肿瘤(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WHO 4级),导致7岁男孩小勇病情急剧恶化,“已无法行走,需依靠轮椅。肿瘤生长迅速,单日增长即达0.9公分。”其父母跨越数百公里,从确诊到决定寻求巴教授手术,仅用了48小时,最终成功挽救了小勇的生命。巴教授成功完成手术后,小勇当天即可言语交流,次日肢体活动恢复如常,两周后顺利出院。

一个几乎将脑干压“没”了的巨大恶性肿瘤(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WHO 4级)

  在这场与脑瘤的持久战中,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坚实的支撑,每一次治疗选择都是向希望迈进的一步。正如一位家长所言:“我们需要做的,是永不放弃寻求希望的曙光!”愿医学的持续进步与父母坚定的爱,能为这些勇敢的小生命照亮未来的道路。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