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性患儿玮玮因发育迟缓症状,在家长陪同下来院就诊。"患儿行走时经常跌倒,医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面对焦虑的家长,医生安抚表示:"孩子存在轻度脊柱侧弯,若不放心可进行MRI检查。"未料想,查看MRI结果的医生眉头紧锁:"情况不佳,您女儿脊髓存在空洞......"
脊髓呈现"空心萝卜"样改变
8岁玮玮生长发育较同龄人迟缓,语言功能发育显著落后:当同龄儿童学习发音时,玮玮仍无法正常开口说话。为此,家长带患儿来院寻求明确诊断。
初期检查仅发现玮玮患有轻度脊柱侧弯,但当获悉患儿还存在共济失调症状时,医生立即建议转诊神经外科进行详细影像学检查。由此,玮玮被确诊患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M,又称Chiari畸形),并伴有脊髓空洞症。
小脑扁桃体是正常情况下位于颅腔内的神经组织,若向下突入颈椎管超过枕骨大孔5mm,则形成危害性极高的先天性神经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此种畸形通常导致人体脊髓形成"空心萝卜"样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脊髓空洞症,属于慢性、进行性病变。若将脊髓比作实心萝卜,正常状态下中央不存在空腔,然而脊髓空洞症导致萝卜内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洞,这些空洞内充满液体(脑脊液),呈管状"囊肿"样改变。随着空洞持续扩张,逐渐破坏周围神经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变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相应区域的自发性疼痛,继而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如温度觉缺失;病变中期,脊髓空洞逐渐累及运动神经,可能出现肌无力、肌萎缩甚至下肢瘫痪;病变晚期,脊髓空洞向延髓发展,可出现周围性面瘫、眩晕、眼震和步态不稳等症状。
手术治疗必要性评估
获悉诊断结果的玮玮家长一时慌乱,他们从未听说过这种疾病,也不了解治疗方案。医生建议:"通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但鉴于您女儿已出现较严重症状,我们倾向于手术治疗。"
实际上,对于症状明显或症状进展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关键在于去除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减轻小脑疝引起的压力增高,恢复脑脊液循环。一旦病因解除,脊髓内空洞将逐渐缩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因此通常无需处理空洞本身。
幸运的是,脊髓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受损神经可通过剩余神经细胞进行功能代偿。故对于早期发现、症状相对较轻的脊髓空洞症,通过及时手术治疗也可能实现治愈效果。

术后脊髓空洞显著改善
数日后,手术按计划进行。在Rutka(鲁特卡)教授主刀下,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成功去除后,玮玮的脊髓空洞明显缩小。

内容来源:INC国际Rutka教授沙龙演讲分享

胶质瘤
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脊索瘤

沪公网安备31010902002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