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膜瘤

得了脑膜瘤是否必须手术?首次治疗应选择放疗还是手术?

发布时间:2025-09-13 20:45:33 | 关键词:得了脑膜瘤是否必须手术?首次治疗应选择放疗还是手术?

  针对脑膜瘤的初次治疗,应当选择放疗还是外科手术?

  脑膜瘤的治疗难点主要在于疑难部位肿瘤难以完全切除,极易复发,对神经外科医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因此,部分患者可能倾向于选择无需开颅的伽马刀治疗。然而,非开颅治疗是否确实更安全、更有效?关于脑膜瘤的治疗,还有哪些热点议题值得关注?

脑膜瘤第一次治疗究竟是选择放疗,还是手术?

TIPS 知识点

1. 确诊脑膜瘤后是否必须手术?

  手术的必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肿瘤本身,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与病史、肿瘤具体位置、大小、进展状况及周边神经血管关系。更为关键的是,需综合评估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风险及治疗预期——这均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

2. 脑膜瘤治疗:手术还是伽马刀?

  对于正在生长或已引发症状的脑膜瘤,无论其分级高低,通常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理论上,手术切除范围越大,越能有效降低复发概率。

3. 脑膜瘤能否推迟治疗?

  若不及时治疗,脑膜瘤逐渐增大后与周围神经及脑组织关系更为密切,将显著增加手术难度。

4. 脑膜瘤术后复发时间?

  肿瘤的复发与预后直接取决于切除率。

1. 确诊脑膜瘤后是否必须手术?

  首先需明确:手术并非仅由肿瘤本身决定,还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与病史、肿瘤位置、体积、发展速度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需全面判断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及治疗期望——这些都高度依赖主刀医生的技术能力。

  脑膜瘤治疗一般首选外科手术。由于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存在脑膜的部位,不同位置需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对主刀医师经验、团队协作及设备要求也各不相同。疑难位置的脑膜瘤常因难以全切,易复发或术后并发症显著,而被建议观察或放疗。然而,是否真的无法手术?建议患者多方咨询。

2. 脑膜瘤治疗:手术还是伽马刀?

  对于进展性或已引发症状的脑膜瘤,不论分级高低,均应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从理论上看,手术切除范围更广,更有助于预防复发。伽马刀通常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或在某些情况下作为手术的替代方案,多数医院仅推荐用于海绵窦等疑难部位。

  因伽马刀无法直接解除肿块的占位效应、缓解神经症状或明确组织病理类型,建议患者尽可能争取手术机会,不应轻易选择伽马刀或其他辅助治疗。

脑膜瘤治疗:手术还是伽马刀?

伽马刀治疗脑膜瘤无效,一例手术实现安全全切

  年逾五十的钟女士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CPA)存在脑膜瘤。医生告知,肿瘤附着于岩骨,紧邻面听神经,并已压迫脑干,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神经功能损伤风险。这意味着若手术效果不佳,钟女士可能面临诸如进食、睁眼等基本动作困难,甚至丧失视力或听力。

鉴于手术风险很大,钟女士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伽马刀治疗,可是七八个月过去了,并没有明显治疗效果。

  鉴于手术风险较高,钟女士在医生建议下接受伽马刀治疗。然而七八个月后,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意识到病情无法依此解决,她最终求助巴特朗菲教授,经其主刀成功实现肿瘤全切,且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损伤。病理结果显示为WHO I级脑膜瘤,属良性,预后良好,术后无需反复放化疗,可恢复正常生活。术前巴教授指出,若为初治,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年龄等因素,他会建议手术而非伽马刀。因放疗仅能缩减肿瘤、无法根治,且可能导致肿瘤与神经粘连加剧,增加后续手术分离难度,降低手术疗效。

她找到巴特朗菲教授,成功主刀手术肿瘤全切,无新发神经功能损伤。病理结果脑膜瘤WHOI级,良性预后很好,术后将不再需要反复放化疗,她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术前术后MRI对比

术前术后MRI对比

点击查看钟女士案例详情:脑膜瘤伽马刀治疗无效后还能手术吗?CPA区脑膜瘤经典案例分享

三次手术+三次伽马刀,再次手术是否仍有效?

  经历三次不同部位的开颅手术,并辅以三次伽马刀治疗,对患者身心均是严峻考验。首次开颅手术后肿瘤仅部分切除,还导致周先生左眼失明,右眼仅存光感。多次手术与放疗后,病情反而持续加重。

  症状包括头晕、头胀、左后颈部僵硬,右后脑麻木,左半身手脚冰凉,伴阵发性出汗与麻木,头部阵发性剧痛,眼部灼热和胀痛……肿瘤位于高难度的枕骨大孔区,严重压迫脊髓与延髓,并紧密包绕椎基底动脉,与周围神经血管广泛粘连,手术难度极高。

  最终,巴特朗菲教授主刀顺利完成这场复杂手术。术后周先生反应良好,咳嗽、吞咽、言语及肢体功能均正常,未出现任何新的神经功能损伤。

这场复杂的手术由巴教授主刀顺利完成!术后周先生反应良好,咳嗽、吞咽、语言及肢体功能均正常,未出现任何新的神经功能损伤。

点击查看周先生案例详情:疑难脑膜瘤3次开颅、3次伽马刀,20年的抗争胜利在即

3. 脑膜瘤能否推迟治疗?

  脑膜瘤虽生长缓慢,但具有侵袭性,可侵蚀骨骼、脑组织及血管,凡颅内存在脑膜的部位均可能发生。其年生长速度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初起或如米粒大小,发展后可达苹果体积。若脑膜瘤位于海绵窦、CPA区、大脑镰旁、矢状窦旁、枕骨大孔、岩斜区等关键位置,长期侵占和压迫大脑、重要神经与血管,可能导致患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肿瘤持续增大,其与周边神经及脑组织的关系更趋复杂、界限不清,手术难度急剧上升。若切除不充分致残留较多,患者可能面临反复手术或放疗的困境。

4. 脑膜瘤术后生存期与复发时间

  WHO I级或良性脑膜瘤通常预后良好,而WHO III级或恶性脑膜瘤虽罕见但具侵袭性,预后较差。所幸大多数脑膜瘤属良性。

  肿瘤切除率是影响复发与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尽管手术全切可最大程度避免复发,但如何在保护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才是体现主刀医生实力的关键。

肿瘤切除率Simpson分级

脑膜瘤分级是否影响复发?

  根据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脑膜瘤按形态与分子标准分为3级:1级属良性亚型;2级呈中度侵袭性,常表现组织学不典型性;3级为恶性,具明显侵袭行为。

  WHO分级系统与患者结局相关,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与WHO 1级患者相比,WHO 2级或3级脑膜瘤患者更易出现侵袭性病变、治疗后局部复发,从而导致总生存期缩短。

结论

  总体而言,脑膜瘤治疗的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恢复时长,与肿瘤位置、生长特性以及术者的技术经验密切相关。对于解剖位置复杂的脑膜瘤,手术风险高、操作空间狭小,易残留肿瘤或损伤神经及脑干,引发瘫痪等后遗症。因此,建议患者寻求具成功手术经验的医生进行肿瘤切除,以争取更佳预后。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