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骨斜坡区脑膜瘤仍然是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较大挑战,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用于颅底手术的显微外科技术取得了的进展。只要有可能,完整的手术切除被认为是岩斜区脑膜瘤的主要初始治疗,因为它们大多数具有良性(国际卫生组织[WHO] I级)。然而,由于神经和椎基底动脉循环的封闭,有时不可能完全切除。侵犯脑干或海绵窦,延伸至多个颅窝,且该区域暴露困难。此外,侵袭性切除通常与相当高的手术发病率密切相关,而很少与死亡率有关。
近年来,放射外科已被公认为颅底脑膜瘤优选或二次治疗的有价值的治疗选择。同样,放射外科在岩斜区脑膜瘤治疗中的作用也被强调为加强长期肿瘤控制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多模式方法之一。此外,对无症状小岩斜脑膜瘤的认识增加,加强了放射外科作为初级治疗的临床应用。
放疗在岩斜区脑膜瘤治疗中的作用
自放射外科引入以来,伽玛刀已被广泛用于手术切除后复发或残留脑膜瘤的二次治疗,或有时作为无症状小脑膜瘤的优选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颅底脑膜瘤(如岩斜脑膜瘤)的管理策略的建立可能是有价值的,因为岩斜脑膜瘤存在手术切除的固有风险。一些作者仍然认为,与不完全切除岩斜脑膜瘤相比,采用颅底入路的手术切除可确定更高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更良好的功能预后。
然而,许多作者逐渐提出了一种更保守的方法,即次全切除后辅以放射手术等辅助治疗,以减轻肿块效应和保留神经功能为指导。对深部颅底肿瘤的治疗模式通常从激进的手术全部切除转向更温和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策略中,建立伽玛刀作为主要或次要治疗选择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有少数关于岩石斜坡脑膜瘤放射外科治疗结果的研究发表,但大多数报道有良好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良好的临床结果。Starke等人进行的一项针对200例岩斜脑膜瘤患者的多中心研究报道,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1%,87%的病例有良好的功能结局。我们的研究也显示了相似的放射外科结果,总的局部肿瘤控制率为94.4%,精算无进展生存率为5年89.5%,10年83.1%。这些结果表明,伽马刀似乎是一个合适和合适的选择,多模式的管理岩斜区脑膜瘤。
岩斜区脑膜瘤放疗失败后怎么办?
当然,伽马刀也有的并发症,这可能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很大的伤害。迟发性囊肿形成是脑膜瘤放射手术中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低于动静脉畸形和前庭神经鞘瘤。虽然先前的血肿腔扩大或放射性坏死伴血脑屏障破裂被认为是动静脉畸形的可能机制,但脑膜瘤囊肿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Shuto等报道了160例脑膜瘤患者中,有5例在伽马刀后发生瘤内或瘤周囊肿。在这5例患者中,1例女性患者因残余岩斜脑膜瘤接受伽马刀治疗。伽马刀时发现的小瘤周囊肿,在伽马刀30个月后逐渐增多,而实性成分减少。
伽马刀术后,尽管肿瘤体积减小,但瘤外囊肿逐渐增大,临床恶化。我们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原发性伽马刀组的延迟再生和继发性伽马刀组的瘤周囊肿的可能发展。若伽马刀未取得好的效果,患者也应再次考虑手术全切。
按照欧洲EANO、美国NCCN以及国内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肿瘤一直是一线治疗手段。但很多患者表示“被建议先行放疗”,是出于顺利性的考虑,由于岩斜区、枕骨大孔区、颅颈交界区等疑难位置难以顺利全切,故出此治疗策略。当然,亦有部分患者将目光投向国际,寻求国际专家的手术全切,为自己争取更加预后,国内患者如有更高的治疗要求可拨打400-029-0925咨询INC国际专家远程咨询。
相关参考资料来源:DOI:10.1159/00047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