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区脑梗死是什么?
分水岭脑梗死指相邻血管供血区间分水岭区或边缘带的局部缺血。它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双侧,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
分水岭区脑梗死原因
分水岭脑梗死的原因如下:一,脑血管疾病,当患者的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狭窄时,就会引起分水岭脑梗死。二是心输出量减少,如心脏病变、低血压、休克、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术中失血过多、药物引起血管扩张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分水岭脑梗死。三,微栓子理论认为,体内小栓子的脱落会导致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表现为偏瘫、偏盲等症状。
分水岭区脑梗死症状
分水岭脑梗死又称脑分水岭梗死,是指发生在两个动脉分布区交界处的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部分还可出现情绪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偏瘫、不自主活动等情况。
分水岭区脑梗死检查
一般常规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血液粘度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抗核抗体、C反应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分水岭脑梗塞的头部CT、脑血管造影、磁共振检查均与脑血栓形成相同。
1、头颅CT
分水岭脑梗死是脑实质内的低密度区域。脑血管分水岭区的CT平面呈尖向侧,脑室底部呈楔形带状基底节区,面向软膜前,可形成不规则的片状低密度阴影。
2、血管造影
造影后可明显显示2条相邻血管末端闭塞或明显狭窄,无栓子发现。
分水岭区脑梗死治疗
一般治疗
补液治疗:适用于低血压、低血容的持续患者,需要补液。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物质可用于扩张。如果血红蛋白含量低于60g/L或血细胞比容量低于0、2,严重贫血患者可考虑输血。
急症治疗
溶栓治疗:血栓溶解疗法是利用外源性激活物激活体内溶解系统,溶解脑血管内的血栓,使脑血管再通,好转大脑灌注,抢救受影响的脑组织,缩小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的特点。溶栓治疗的较佳时间在6小时内,因为如果血栓形成后6小时内及时治疗,可以在不留下后遗症的情况下治愈。6小时后,脑细胞会不同程度地坏死。
药物治疗
1、降纤酶:是一种具有溶解血栓、控制血栓形成、好转微循环功能的蛋白质水解酶。适用于不能溶栓治疗的患者,有出血倾向者禁止使用。
2、低分子肝素:具有溶栓作用,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容易引起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积血、伤口出血。使用时,需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
3、华法林:属于抗凝剂。华法林在使用普通肝素后24小时内口服,监测外源性出血时间,使其国际标准化比例。(INR)至少使用3个月,2、0~3、0。
4、阿司匹林:可控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适用于全部溶栓治疗后出现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
5、胞磷胆碱:作为脑代谢激活剂,能促进脑细胞呼吸,好转脑功能,增强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功能,促进清醒,降低脑血管阻力,适用于全部病人,一般无副作用。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适用于颈内严重动脉狭窄的患者,可在稳定期介入治疗扩张血管,能合适恢复脑血流灌注,手术相对顺利,无后遗症。
分水岭区脑梗死预后
这种疾病预后好,死亡率较低,大部分与脑梗死无关。神经纤维在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变部位相对稀疏,对神经功能影响不大,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大部分症状会逐渐消失,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恢复到病前水平。
分水岭区脑梗死护理
分水岭脑梗死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兴奋,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等。此外,还要确定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分水岭脑梗死主要是局部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会引起患者头晕头痛,并伴有记忆力下降。需要及时进行脑部CT检查,然后口服一些好转微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