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脑膜瘤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6-15%一).它们的特点是肿瘤位置深、手术范围窄、靠近脑干、多对(XI)脑神经。目前,手术治疗是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优选治疗方法,而小型桥小脑角脑膜瘤通常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和实验治疗。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存在肿瘤控制率低、治疗后脑水肿、组织粘连等局限性,阻碍了进一步的治疗。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开始转向手术治疗。
根据硬脑膜附着的中心部位,桥小脑角脑膜瘤可分为三种类型:前部肿瘤起源于小脑幕或内耳道前的岩骨硬脑膜;中间型肿瘤起源于内听道的硬脑膜;后部肿瘤是那些起源于乙状窦和横窦或内听道后部的岩骨硬脑膜。
根据肿瘤病理学,桥小脑角脑膜瘤分为三级:世卫组织ⅰ级(低复发和低侵袭性生长)、世卫组织ⅱ级(高复发和高侵袭性生长)和世卫组织ⅲ级(强复发和全身转移)。
根据肿瘤切除程度,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分为五级:Simpson级:脑膜瘤、硬脑膜及颅骨全切;Simpson级:脑膜瘤全切除,电凝或激光治疗,硬脑膜附着;Simpson级:脑膜瘤全切除,不处理硬脑膜和颅骨;Simpson级:脑膜瘤部分切除;辛普森V级:减压和肿瘤活检。
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肿瘤的性质,大多数桥小脑角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一直令人满意,术后症状恶化和肿瘤增大的发生率均低于其他神经系统肿瘤。然而,脑干和小脑的压迫是桥小脑角脑膜瘤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中,高颅内压可导致脑疝和急性脑积水。无论是完全切除还是部分切除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手术是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较佳选择。对于小型桥小脑角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包括伽玛刀、射波刀和其他类型的直线加速器,是举世公认的优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MRI的普及,小体积或无症状期的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大好转了桥小脑角脑膜瘤的预后,同时也给小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惑。考虑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脑组织的水肿和粘连阻碍了进一步的手术,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早期手术治疗。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案例:52岁女性型右侧桥小脑角区脑膜瘤
简要病史:患者于2021年体检时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当时医生建议进行伽马刀治疗。于2021年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022年复查核磁提示伽马刀治疗后肿瘤较前无明显变化,目前有偶尔耳鸣。诊断:右侧桥小脑角脑膜瘤。
巴教授术后MR显示肿瘤得到全切,术后一天ICU查房,钟女士状态清醒,和教授交流顺畅。术后五天查房,钟女士状态良好,连声感谢巴教授并和教授开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