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曾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长,现担任世界神经外科权威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三十余年来,他始终专注于儿童神经外科研究,领导团队不断实现科研与临床突破,涉及脑瘤分子分型、精准治疗、新药研发及微创治疗等领域,为全球罹患神经外科疑难疾病的儿童带来新的希望。其最新发表的研究《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20-year review from 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儿童及青少年创伤性脊髓损伤:多伦多Sick Children医院20年回顾)简述如下。
01 PART 研究目的
儿童及青少年创伤性脊髓损伤(SCI)虽临床相对少见,但可导致显著功能障碍。因其罕见性,目前针对儿科人群的高质量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一组儿科创伤性SCI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损伤机制、治疗特点及神经功能结局,并探讨与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相关的患者及损伤因素。
02 PART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纳入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一家四级儿童医院的创伤性SCI患儿。排除标准为仅存在脊柱骨折或韧带损伤而无脊髓受累的患者。通过提取病历资料,收集入院时、出院时及3-4个月、12个月随访时的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并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IS)评估损伤严重程度。采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损伤及治疗变量与12个月时AIS等级提高≥1级之间的关联。
03 PART 研究结果
共75例患儿纳入分析(男性45例,平均年龄10.4岁)。致伤机制以机动车碰撞(MVC)最为常见(n=35,46.7%),其次为运动或娱乐性损伤(n=23,30.7%)及坠落伤(n=9,12%)。共36例(48%)患儿合并非脊髓损伤,其中24例(32%)伴有创伤性脑损伤。住院期间死亡15例(20%),中位死亡时间为伤后1天(IQR 1-2天),死亡多与MVC、合并颅脑损伤及颅颈交界区(CCJ)分离相关。共有30例(40%)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在存活并完成1年随访的47例AIS A-D级患者中,34例(72%)于12个月内AIS等级提高≥1级,11例(23%)提高≥2级。较高损伤严重度评分(OR 0.86,95% CI 0.77-0.93)及MRI显示脊髓出血(OR 0.09,95% CI 0.01-0.58)与神经功能恢复概率降低显著相关。
04 PART 研究结论
儿科SCI患者死亡率较高,CCJ分离及合并非脊髓损伤为主要相关危险因素。在存活且入院时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大多数于伤后12个月内AIS等级提高≥1级。
05 PART 关于作者
国际儿童神经外科权威 James T. Rutka鲁特卡教授
教授现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已发表超过500篇学术论文。其临床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颅内肿瘤,对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积累多年临床经验,擅长清醒开颅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并广泛应用激光间质热疗(LITT)等国际前沿技术治疗恶性脑瘤与癫痫。针对儿童胶质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他已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其所任职的加拿大SickKids医院为国际知名儿童医疗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