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巴特朗菲教授将正式抵达中国苏州开启示范手术!
届时,面对面咨询也将同步展开!
对于很多疑难神经外科患者而言,时间几乎等同于生命,病情的急剧恶化往往让人预想不到,而时间就是那把能被我们握在手中的“黄金钥匙”。
由于INC巴教授来华行程时间有限,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尽早咨询,以便及时制定治疗策略、慎重考虑是否手术。而此次的面对面咨询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明确下一步的治疗方向,一旦决定手术,还能及早安排巴教授的此次示范手术,而非无奈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截至目前,已有多名患者由于症状加重、手术困难等原因找到了巴教授。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及时咨询,他们从巴教授这里获得了十分详细回答。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患者选择通过面对面咨询与巴教授近距离交流。
点击阅读:巴教授周五面对面咨询开启 | 癫痫发作、脑干出血…被脑瘤“背叛”的他们该如何应对?
9 岁的茜茜在一年多前因左桥脑-延髓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接受过一次开颅手术,然而手术仅切除部分肿瘤,复查时发现肿瘤再次复发。茜茜父母不忍心看着孩子日复一日被肿瘤折磨,如今还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巴教授:“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我有信心完全切除肿瘤!进行良好的手术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唯一能够被治愈的方法了。建议尽早手术,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与茜茜不同,菁女士的右侧颈静脉区病变已经导致了症状的加剧,她开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浑身无力……面对不同医生给出的各种诊断及治疗建议,开颅还是微创?她该如何选择?
巴教授:“无论如何,都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我建议尽早手术,因为症状较为严重,并且在短时间内进展非常迅速。”
1. 脑干胶质瘤再次复发,孩子还有手术机会吗?
9岁女孩-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2023年,7 岁的茜茜因头痛、头晕被查出颅内占位性病变,父母果断决定手术,然而医生却告诉他们:大概只能切 50% 。1 个月后,茜茜接受了开颅手术,术后病理显示为桥脑-延髓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WHO 1级。正如术前预测的那样,这次手术只切除了部分肿瘤,茜茜在术后出现了面瘫、左侧上眼睑下垂等并发症。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在一次随访复查时,茜茜左侧桥脑-延髓的肿瘤再次复发了。
父母看着现在的茜茜总是没有精神、头晕、头痛……他们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恰逢巴教授此次即将来华进行示范手术,他们准备与巴教授进行面对面咨询,为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治疗机会。而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通过远程咨询了解到了巴教授对于孩子目前状况的评估。
巴教授远程评估
巴教授:“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我有信心完全切除肿瘤!而这意味着女孩可能被治愈!在这种类型的肿瘤中,化疗效果不佳,不够有效,可能还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手术应该尽早考虑,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对孩子是不利的,甚至没有任何好处。孩子有可能被治愈的机会就是尽快进行良好的手术,并且完全切除肿瘤。”
实际上,在第四届世界神外顾问团云端峰会时,巴教授就进行了主题为《Surgical treatment of brainstem glioma 脑干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的精彩演讲。巴教授精选其 206 例脑干胶质瘤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享,其中大多数都是低级别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干不是’无人之地‘,对于低级别患者,尤其是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我们甚至可以治愈他们,治愈意味着至少 25 年无肿瘤进展,而我已经治愈了其中的一些患者。”
巴教授毛星手术案例系列分享,完整版请点击:1974-2024携手脑干50年的“love story”「INC云端峰会」巴教授精彩分享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预后较好的低级别胶质瘤,不管发病位置在哪里,手术全切有希望达到治愈性效果。在治疗中,首次手术尤为重要,应在不损伤患者正常脑组织和功能神经的前提下切除肿瘤,避免复发和后遗症,更大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2. 症状愈发严重、病情进展迅速,开颅 vs 微创,该如何选择?
菁女士-颈静脉区占位性病变
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呛咳、脖颈疼痛、身体无力……自从检查出这个颈静脉区肿瘤,菁女士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然而,始终无法确定的病种、迟迟难以决定的治疗方式都让菁女士在忍受病痛的同时内心充满煎熬。
奔波于多家医院,不同的医生给出了不同的诊断,有的医生说是神经鞘瘤,有的医生说是舌下神经瘤,自己究竟得的是哪种肿瘤?更让她纠结的是,有建议开颅手术的,也有建议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她又该如何选择呢?带着满腹的疑问,菁女士最终找到了巴教授进行咨询。
巴教授远程评估
巴教授:“无论如何,都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我建议尽早手术,因为症状较为严重,并且在短时间内进展非常迅速。尽管一些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中使用内镜,并称之为“微创手术”,但这种说法并不符合真实情况!(手术目标是)在保护病灶周围的颈静脉和神经的情况下安全切除病变。”
在神经外科的历史上,脑干一度被认为是无法触及的禁区,鲜有医生敢于在其内部及周围实施手术。他们认为,脑干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使得手术的风险远远大于获益。然而,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颅底脑干肿瘤手术大咖巴特朗菲教授早在 20 年前就打破了这一禁忌。
巴教授作为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专研脑干、脊髓、颅底、丘脑等疑难位置神经外科疾病手术,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颅底、脑干肿瘤手术大咖”,国内患者尊称他为“巴教授”。近40年,数千台疑难神经外科疾病手术,巴教授历经千万个小时用超精确的物理剥除诠释了医术为何为艺术。
关注INC官方账号,后续将带来更多巴教授中国示范手术报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