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垂体瘤完整切除案例,脑子里长了瘤,比如脑膜瘤、脑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等颅底肿瘤疾病,遇见了这些“头“等大事儿,手术通常是一解决之道,那么手术要”开颅“才能解决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神经外科手术之“武器“的进步
神经外科是一门不断发展其“武器”的医学。从早期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再到现在的微侵袭神经外科,其使用的“武器”在不断更新--从手摇钻到自停开颅,从单筒显微镜到荧光显微镜,神经内镜从无到有,从传统的“开颅“到不开颅微创技术、器械等的广泛应用,国际神经外科的“武器”发展不停歇。
作为神经外科这门高学科的高技术之一以及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代表,神经内镜正在不断拓宽其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的应用。临床上,配合显微镜的使用,神经内镜也卓有优势。
“慧眼”下肿瘤无所遁形
神经内镜是现代科学技术为神经外科医生带来的一双“慧眼”, 其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狭窄手术腔道抵达肿瘤表面,以多倍率放大、多角度观察术野,即使是隐藏在犄角旮旯地方的肿瘤,内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让全部肿瘤无处遁形。此外,内镜手术创伤小,且止血完全,可以保留骨瓣,避免了因为颅骨缺损而需要的颅骨修补术。
以上提及的脑膜瘤、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等颅底肿瘤能用神经内镜大水平地完整切除。
就拿斜坡脊索瘤来说,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后可做到外部没有切口而且很好地避免脑脊液鼻漏、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再比如垂体瘤,多数垂体瘤可采用内镜下经鼻入路切除,术中操作都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比显微手术更顺利,肿瘤全切率高,创伤更小,不需填塞鼻腔,患者术后痛苦小。
除此之外,脑积水、脑室内囊肿、颅内蛛网膜囊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和脑出血等神经外科疾病在神经内镜相关器械的配合下很好地解决。
神经内镜手术实例三则
一名33岁男士得了发病率百万分之一的斜坡脊索瘤,不愿开颅,他接受了神经内镜微创经鼻手术。手术切除率很高,目前他已术后健康正常生活了5年之久,而且复查时并无发现脊索瘤复发增长。
一名40岁脊索瘤男士,经鼻神经内镜全切除后,并无神经功能缺损,无肿瘤残余,无其他并发症,这对于术后长期生存效果大为客观。目前,他正在接受后续的质子放疗。
一名37岁的法国女性被发现有位于蝶鞍中央的9mm垂体瘤后,同样选择的也是神经内镜经鼻单鼻孔切除术,医生采用的是当前热门神经内镜“筷子手法”使肿瘤得以完整切除,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内分泌治疗,手术后3年垂体瘤没有复发的迹象,无其他并发症。
以上三例的颅底肿瘤神经内镜切除手术均出自一位在神经外科领域大有名气的青年才俊、国际神经内镜开拓者以及被誉为“颅底手术教授” 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之手。他同时也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更是年纪轻轻就当任了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
由于本身神经内镜技术起源于西方国家,近20年才有所发展应用,且很多手术设备都是由国外传入国内,只在少数大型三甲医院才具备此硬件条件,以上能达到如此高切除率且有着较好预后的手术效果,在国内还不多见。
在其所在的法国历史悠久但技术国际前沿的大学医院之一巴黎Lariboisiere大学医院,这样近乎的高切除率高质量手术案例不计其数。这样的全切水平在该医院术中核磁、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国际前沿仪器的保障护航下已经能够普遍达到。
技术在进步,神经内镜手术设备也在革新。”在做神经内镜手术时,我们也使用较新的技术,即是3D内窥镜。经过4K技术的运用,我们更加提高了神经内镜影像的质量。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和切除率,我们会在同一台手术内使用显微镜、内窥镜和外窥镜。” 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专访中,他这样介绍其所在医院神经内镜技术的前沿进展,这样的手术设备在国际范围内处于前沿前沿地位。
国际颅底神经内镜手术的较高造诣者
大脑颅底区域,是一段迷宫似的通道,包绕着很多颅神经和动脉血管。如果要用神经内镜以及相关手术器械配合顺利而完整地切除肿瘤,手术医生对于颅底解剖结构需要有多方位而准确的认知,对于神经内镜手术设备及相关器械的使用需要达到较其熟练的程度。
在神经外科领域内,对于神经内镜触及颅底这块复杂的区域,鲜少有人比这位法国巴黎Lariboisière大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更有发言权。
早在2010年,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团队就曾使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成功夹闭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这在神经外科领域内属于提出。 其后,他带领手术团队了神经内镜“筷子“手法,解决手术过程中的配合问题。因其才华杜绝、手眼合一的技术手法,加上其在神经内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受邀到多地指导实地技术培训。
2019年,首届在北京开办的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特别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里, 2019北京内镜神经外科国际学术研讨会,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的姑苏神外沙龙上,INC在上海主办的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年会上,都能看到这位“教授”的身影。他愿意把自身探索研究的新技术以及有用的技术经验传播给国内神经外科同仁,以期共同进步提高。其谦逊和乐于交流的态度在国内医生群中广受欢迎。
本文来源:https://www.incsg.cn/huanzhe/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