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肿瘤

巴教授联袂北京天坛医院,高难度脑瘤手术再获成功

发布时间:2025-08-14 09:02:19 | 关键词:巴教授联袂北京天坛医院,高难度脑瘤手术再获成功

INC巴教授来华学术交流

巴特朗菲教授 × 北京天坛医院

中外协作手术再传捷报
巴教授 & 天坛医院强强联合——INC巴特朗菲教授中国行实时报道

  2025年8月12日北京,秋雨缓解酷暑。夜幕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外,德国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结束当日工作,冒雨离去。

  19岁患者遭遇严峻挑战:巨大三脑室肿瘤(40×25×31mm)占据大脑中心深部,血供丰富、质地坚韧,与三脑室壁、丘脑及深部血管紧密黏连。巴教授主刀,中外专家协作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实现肿瘤安全全切,为年轻生命重启希望!

除了接受手术的新患者,此次行程中还有一位曾接受过巴教授成功手术的老患者特地前来感谢:“您是我们全家的英雄!”新老之间,宛如生命的接力,既承载着新患者对未来的期盼,也是老患者新生的见证。

  除新手术患者外,一位曾接受巴教授手术的老患者专程致谢:"您是我们全家的英雄!" 新旧病例交汇,象征生命接续,既承载新患者期盼,亦见证老患者新生。

01强强联合手术全程解析

  19岁飞宇的肿瘤完全占据第三脑室,自室间孔向下压迫中脑。三脑室腔隙狭小(前后径2.5-3cm,宽约0.5cm),却密集分布生命中枢结构。

一个40×25×31mm的巨大肿瘤已完全占据第三脑室,从室间孔向下压迫中脑。

  飞宇父母期待不仅保全生命,更要保障高质量生存——在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前提下实现肿瘤全切,此即手术核心目标。

  "我将以四十年经验技术,争取最优疗效!" 巴教授的承诺令家属重燃希望。他们坚信北京天坛医院与国际专家联手,必将创造转机。

手术面临三重挑战:

  肿瘤位于大脑深部中央。抵达目标需切开胼胝体、分离脉络膜裂、进入三脑室顶部。巨大瘤体占据空间致操作通道狭窄深长,器械活动受限。操作精度要求极高,微小震颤可能损伤周围关键结构。

  脉络膜裂(穹窿与丘脑间潜在裂隙)因肿瘤挤压扭曲、黏连变薄。安全打开此裂隙需在有限空间精细操作,避免损伤深部静脉系统及丘脑。分离不当可能撕裂脉络膜或损伤丘纹静脉,引发灾难性出血或静脉性梗死。

  肿瘤血供丰富,深部止血困难。大量出血可迅速充斥术野干扰操作。飞宇的肿瘤质地坚韧如橡皮膏,与三脑室壁、丘脑、深部血管紧密黏连,需分块切除或借助CUSA(超声吸引器),强行牵拉易致出血或副损伤。

  手术室外终传捷报:"一切顺利!" 巴教授术后即刻向家属说明:"术中诱发电位稳定提示功能完好。肿瘤全切同时完好保护血管、神经及与记忆密切相关的穹窿。"

  "我们彻底放心了,万分感谢!" 家属激动难抑,密切关注患儿恢复细节。飞宇今晨已由ICU转入普通病房,巴教授查房确认:语言及运动功能正常,恢复良好。显微镜下的毫厘操作,为孩子开启崭新人生。

02"巴教授是我们全家的英雄!" 康复患者专程致谢

62岁患者江先生一家此次专程来感谢巴教授。这一次,一家人一扫术前的阴霾,带着灿烂的笑容而来。女儿精心为教授准备了英雄牌钢笔,“巴教授,您是我们全家人的英雄!”

  62岁江先生携家人笑容满面前来致谢,一扫术前阴霾。女儿特赠英雄牌钢笔:"巴教授,您是我们全家的英雄!"

  2025年1月,江先生因右侧丘脑、中脑及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突发破裂出血,症状危重:持续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无法行走,经河北120紧急转运至苏州。自咨询巴教授至手术完成,仅历时3天。

江先生因右侧丘脑、中脑及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突发出血,病情危急:持续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疼痛无力、不能行走,一家人将他从河北120紧急转运到苏州。从咨询巴教授到手术顺利完成,仅用了短短3天时间。

  对患者而言,"黄金手术时间"至关重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首次出血症状轻微,保守观察可能遭遇二次出血致命打击,导致症状急剧恶化甚至需紧急转运。"找到巴教授,就是抓住重生的希望!" 从术前瘫痪至今生活自理,凝聚全家坚持,更得益于巴教授的高难度手术。

03困境中寻求希望:咨询巴教授的案例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首次出血好转后,再出血风险几何?

  28岁吴先生今年5月突发头晕呕吐、双腿无力,检查发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因属首次出血且无神经功能缺损,当地医生未建议手术。然数日后头晕呕吐复发,头胀痛持续折磨40天才缓解。回归正常生活的他深陷焦虑:会否再出血?是否需要手术?

吴先生今年5月突然头晕呕吐、双腿发软,检查发现脑干藏着“不定时炸弹”——海绵状血管瘤!考虑到患者是第一次脑干出血,且目前无神经受损现象,当地医生不建议手术。没想到仅过去几天,再次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更令人担忧的是,头晕胀痛不适持续折磨了他40天才逐渐消退。

  巴教授评估:可暂观察,但病灶可能因再出血突然增大,引发严重症状甚至不可逆神经损伤。手术优势在于病灶位置易于到达,可规避潜在风险。

13岁少年丘脑中脑占位病变

4年仅增高9cm,青春发育停滞

  2019年起,丘脑-脑干交界区占位病变使新城的成长轨迹偏离正轨。肿瘤引发脑积水,因手术风险过高,医生仅行造瘘术缓解症状。四年间,本该蓬勃发育的少年身高仅增9厘米,声线仍稚嫩,青春期征象迟迟未现......

一个盘踞在丘脑和脑干的“不速之客”。这个位置险要的肿瘤不仅引发了脑积水,更让医生们束手无策:手术风险太大,只能先做造瘘术缓解症状。4年过去了,这个本该蓬勃发育的少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身高仅增长9厘米,声音依旧稚嫩,青春期迟迟不肯到来

  巴教授明确:必须手术,患儿有望回归正常生活。具体病理类型需术后确认。

  另有一例右额叶占位患者,经巴教授评估确认可手术且具手术指征后,决定趁其来华之机尽早接受手术。

  INC巴教授学术交流持续开展!以生命相托,巴教授执刀游刃于毫厘之间。每一分努力,皆为神经功能最大程度守护,关乎患者未来生存质量。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INC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中国患者案例

中国患者案例

Cases of Chinese Patients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